:::
:::

眼看它洲浮洲沈、樓起樓塌 - 從史語所館藏《長江圖》裡的黃鶴樓與鸚鵡洲說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九十三年度的通俗演講系列,將於十二月十八日(六)劃上一個美麗的句點!最後一場的演講由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熙遠教授主講(眼看它洲浮洲沈、樓起樓塌──從史語所館藏《長江圖》裡的黃鶴樓與鸚鵡洲說起),時間為下午兩點到四點,地點為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地下室演講廳。時間為免費進場,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矗立在長江漢水匯注、龜蛇夾峙的黃鶴樓,因唐代崔顥膾炙人口的「黃鶴樓」詩作而名噪千古。然而在歷史洪流中,黃鶴高樓又搥碎、存毀無常:它往往興修於政通人和之時,又一再隳壞於離亂板蕩之世,其起起落落竟有如時代治亂的註記。樓在時有孟浩然、李白、岳飛、李東陽、劉師培等名家詠嘆於前;甚或樓塌後,仍然有毛澤東、蕭公權賦詩作登樓眺望、感時抒懷之狀。鸚鵡洲也與時推移,隨波浮沈,在史語所明清檔案室藏的明代「長江圖」中,鸚鵡洲已然南移長江水中,不再與黃鶴樓隔水相對;到了故宮藏的清代明代「長江圖」中,鸚鵡洲竟已沉於江水中不可尋覓了。

地理的因緣與歷史的造作,樓與洲不僅是登高攬勝的觀遊聖地;更成為文化地標。因歷代騷人墨客或登臨遠眺、或憑弔遺跡、或神遊興思,繁衍出各種詩、詞、小說、戲曲、圖像、神仙傳奇,視覺甚或聽覺的文化意象,種種豐富的典故資源,提供了一個越界的場域,如使後來的遊客與仰慕者,因立足於不同的時間點或空間點,以迥異的視角對越、牽繫古今之情。有關樓與洲的集體與個人記憶不斷的興發、累積、斷裂與接續,成為一種文化的符指,顯示出文本傳統在覆寫過程中,重複兼又掩覆的再現特質。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活動日期: 2004年12月18日下午2:00-4:00
活動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地下室演講廳(115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活動對象: 不限
活動費用: 免費
活動洽詢: 電話:02-27824743或02-26523180
電子郵件: museum@asihp.net
當日館內導覽: 當日歷史文物陳列館「定時導覽」時間改在上午10:30
研習時數: 凡持有「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護照」或「教師進修卡」(台北縣、台北市、桃園縣、基隆市)者,可於其上登錄學習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