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

本館沿革

學術傳承

本所第一任所長傅斯年先生於1928年創建歷史語言研究所,並以史語所優越的組織與研究能力為後盾,於1933年委託成立了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他認為博物館主要目的在教育民眾,以提升國民素質,開啟國人文化視野。他的博物館理念帶有濃厚的自然史博物館性質,與收藏展示古董的博物館截然異趣。

自抗戰前至抗戰結束的十多年間,史語所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關係更形密切,兩個單位合作進行多次的考古發掘和民族學調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史語所遷來台灣後,於1949年與北平故宮博物院合併成立「國立中央、故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1965年改制為「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無形中便消失了。

1958年史語所考古館落成,闢有考古陳列室一間,1986年歷史文物陳列館大樓啟用,一、 二兩 樓闢為展覽廳,博物館的規模乃初步成形;至 2002年6月歷史文物陳列館於整修後重新開幕──中央博物院的立館精神, 終於在他的老本家史語所以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為導向的歷史文物陳列館再度復活。

本館的館藏品與一般藝術博物館所蒐集的藏品最大不同處在於﹕ 它們不僅具備文物本身的歷史文化與考古知識的價值,同時也具體說明史語所自 1920年代後期以來 ,以及 近代中國學術史的發展背景。

知識社會裡的新定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自創立以來,始終堅持的基本治學方針,即要研究者走出讀書人狹隘的小書齋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以第一手資料的蒐集與研究,為史學研究的首要工作。這種 堅持無徵不信,實證求真的科學批判精神和理念, 不僅是史語所的傳統精神 ,而其研究具體成果的展現,則落實在 歷史文物陳列館 展出的內容。

在全球化的 21世紀﹐知識已經不再是典藏在象牙塔裡的精品,而是必須走入各個社會階級的公眾領域,開啟辯論,激發想像,勾勒遠景。本館自許要為知識體系與民間大眾之間建立橋樑,傳承過往的成果,邁向未來的挑戰。也希望民間社會傳來的聲音與批評,成為鞭策史語所反省與改進的動力。

邁向學術博物館的新里程

為迎接新時代的知識文化使命 本館於 1997年封館整修,並重新規劃展示主題與內容﹔同時,改善本館典藏庫房的環境,依青銅及有機文物的性質,設有兩個恆溫恆溼專室。1994年成立了文物維護實驗室,以達到文物研究、保存及維護的責任;最後,將展覽及教育推廣等相關資源與人力,進行整合,期使本館朝博物館專業經營的方向逐步轉型。現階段的典藏工作重點,除積極將所藏中原考古文物重新整理外,亦配合國科會「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將文物影像、資料數位化。本館2002年重新開放後,將以常設典藏展為主,每年配合小型的特展與相關的教育推廣活動,將本所歷來的研究成果與社會大眾分享。

誠如傅斯年先生在創所初期所提倡的,研究工作與博物館的並存,是不相衝突的。在勤於學術研究之餘,兼顧普及教育和文化提升的責任,正是史語所長期以來的主張;歷史文物陳列館作為展示本所學術研究成果的場所,珍貴的歷史文物將不只是學術研究的材料,同時讓觀覽者皆能欣賞且有所得,以引發人們對於學術的瞭解與興趣,促進科學和文化的進步。

典藏特色

不同於傳統文人雅士,或一般精品博物館的古董收藏,史語所收藏的文物,主要為本所遷臺以前在中國大陸,以及遷台以來在台閩地區從事田野工作的成果,其目的則是作為學術研究的素材。

本所文物若按材料區別,有石、骨、蚌、陶、玉、青銅等器物,及竹木簡牘與紙本的檔案圖書。按時代別,則可上溯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近現代。按地區別,則有的遠自歐洲,有的近在臺灣,大部分出自中國。

其中除圖書、金石拓片藏於本所傅斯年圖書館,明清時期內閣檔案藏於明清檔案工作室外,其餘十四萬餘件文物,皆收藏於本館。主要內容如下:
 
  1. 本所於中國大陸時期發掘的考古遺物十二萬餘件。其中河南安陽殷虛遺址出土遺物約佔庫藏量70%;另外,尚有河南濬縣辛村、輝縣琉璃閣、汲縣山彪鎮,山東濟南城子崖、日照兩城鎮,甘肅敦煌佛爺廟、武威喇嘛灣及民勤三角城等遺址出土遺物。
  2. 原摩梯耶( Mortillet)父子收藏 歐洲舊石器 七千餘件。
  3. 傅斯年 先生購於北平的商周青銅器一批。
  4. 居延漢簡 一萬三千餘件。
  5. 中國民族學文物 約一千餘件。

展示理念

傳統的精品博物館強調物件本身的價值,但本所典藏的文物因各有所屬的歷史脈絡或考古情境,因此本館的規劃亦打破一般博物館的精品陳列方式,期望能導引觀者進入文物所處的情境,深入了解其蘊藏的文化內涵。

全館以本所的治學理念——「新學術」精神為主軸,將歷年研究成果與素材規劃成不同的展示主題。一樓的考古空間以時間為軸,內容包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殷商、西周、東周幾個相延續的上古文明;二樓歷史空間則依史料類型來區分,包括居延漢簡、珍藏圖書、內閣大庫檔案、中國西南民族、豐碑拓片、臺灣考古六大主題及特展區,由本所各領域的研究人員分別撰文,詮釋文物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意涵。參觀動線由二樓大廳開始,各展區由此向外輻射,各自以既獨立又相連的空間區塊呈現。

二樓的每一展區皆有一個引介式的空間先介紹文物入藏的經過及其學術價值,再經由空橋的導引,與展示文物的另一空間相連。二樓地面上透明的挑空玻璃,以及從上而下進入一樓的動線設計,都是為營造一樓考古空間深入地底的氛圍而設計的。在一樓展區中,通過玻璃牆構成的抽象時間走廊將各展區串連起來,原本館舍柱列過多可能造成的空間限制,則被巧妙地轉化為以空間區塊虛擬歷史斷代的形式。本區的展示除了配合相關的墓或工作照片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整個墓葬出土時的所有文物全數展出,以凸顯考古出土物的脈絡與特色。

組織架構

主任

李尚仁

教育推廣

王家瑋
吳秀玲
吳慧婷

展覽策畫

林明信
丁瑞茂
黃睿文

展場營繕

鄭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