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庖廚圖 圖一:山東嘉祥宋山石祠堂東壁
庖廚圖 圖二:山東嘉祥武梁祠東壁
庖廚圖 圖一:山東嘉祥宋山石祠堂東壁
庖廚圖 圖二:山東嘉祥武梁祠東壁
1  /  2
:::

漢代的廚房

民以食為天,我們是最懂得吃、最講究吃的族群,餐桌上的菜餚絕對不會「祇剩下蛋炒飯」。懂得吃、講究吃之外,我們更有書寫飲食文化的傳統:袁枚(1716-1797)、梁實秋(1903-1987)、逯耀東(1933-2006)、舒國治(1952-)、王宣一(1955-2015)、韓良露(1958-2015)、葉怡蘭(1970-)、王浩一(1956-)等人,她(他)們的文字和照片常讓讀者垂涎三尺,想按圖文索驥,或過屠門而大嚼,過過乾癮。

漢代畫像石也常出現讓人垂涎三尺的畫面,那就是「庖廚圖」,所謂庖廚圖就是描繪廚房烹煮食材的過程,包括從屠宰、汲水、切菜到炊煮的情形。

山東嘉祥宋山一號小石祠在東壁的第三層具體呈現了漢代的廚房(圖一),我們來看看廚房裡的忙碌情形:最右側是屠宰和汲水的畫面。庖廚圖常有殺豬、宰羊、椎牛、剖魚,甚至是剝狗的。這即是剝狗,狗被吊在汲水工具(桔槔,音同結高)立桿上,右方一人持刀剝殺。汲水的桔槔是利用槓桿原理,橫桿一端用繩子拴著壺或罐類的提水器,另一端掛上重物,可省時省力,其旁的婦人即在汲水。中間畫面有三人在準備食材:下方婦人持器皿,上方兩人似要拿魚剖殺。

最左為炊煮圖,有一大灶,灶前兩人在看顧爐火和烹煮食物,灶後有煙囪。灶上有兩火眼:前方火眼放一釜;後方火眼放了釜和甑(音同贈)。「釜」即項羽「破釜沉舟」的釜,是煮食的大鍋子;「甑」置於釜上,是蒸食用具,即蒸籠。灶的上方還可看見準備好的魚、雞、兔、豬頭、豬腿等食材,非常「澎湃」。這個漢代廚房總共有七位男女廚師和助手,準備了各式的肉食品,飛禽、走獸、游魚,通通都有,絕非一般平民老百姓的廚房。

這廚房在漢代最著名的武梁祠東壁也看得到(圖二),場景類似,只是左右順序不同,不知道是否為漢代人理想廚房的寫照。(DRM)

Period
漢代
Excavated/Findspot
山東嘉祥

More collection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