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三行居民與他們的貝類採集行為
十三行居民與他們的貝類採集行為
1  /  1

十三行居民與他們的貝類採集行為

陳珮瑜老師主講

貝塚是史前人類丟棄的貝殼堆積,由於不易腐爛且數量龐大,常成為考古學家辨識遺址與遺跡的重要指標。然而,這些風化的貝殼因數量龐大,辨識與整理不易,往往未受到足夠關注。其實,貝類遺存正是解讀史前人群如何適應環境、利用海洋資源的關鍵證據。十三行遺址除了青銅器、陶器與玻璃飾品外,也以豐富的貝塚堆積聞名。近年來,在史語所研究團隊的整理下,已確認出土的貝類多達73種,涵蓋鹹水、半鹹水與淡水生態區位。透過遺址內8個區域的量化分析與比較,研究發現不同群體的貝類選擇行為存在差異,反映當時人們的取材習慣與活動模式。此次將由陳珮瑜老師帶領大家,探索十三行人的貝類採集行為,並揭開他們的「貝類食用菜單」,讓我們透過考古發現,一探究竟!

陳珮瑜老師簡介:https://www1.ihp.sinica.edu.tw/Fellows/Peiyu_Chen

*「文物裡的故事」系列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