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 電子報
![]() |
好展覽 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展期至2018年5月30日止 展區:二樓特展區(207室) 歷史語言研究所於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間,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了十五次考古工作,發掘隋唐墓172座。這些墓葬分布排列有序、數量眾多且年代集中,出土遺物達兩千多件,有陶器、瓷器、陶俑、鐵器、銅錢、墓誌,是研究隋唐墓葬很好的材料。[展至5月30日,請把握機會來館參觀] |
![]() | ![]() |
說故事 第壹號「採取古物執照」 1935年4月9日內政部與教育部合發的執字第壹號的「採取古物執照」,領照的就是當時正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大規模發掘的史語所。不蓋你,在此之前,考古發掘都「無照」的。細看這張第壹號的「採取古物執照」上面還有許多赫赫有名的「第壹號」人物:首張執照的申請人是 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長蔡元培;實際負責第一次「有照」發掘的領隊是梁思永;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則派董作賓擔任首屆監察委員。[執字第壹號] | 樂活動 吹奏白陶塤──AR擴增實境 1. 用手機下載APP:COCOAR2 (免費軟體) 2. 使用COCOAR2掃描有「白陶塤」三個字的「白陶塤」圖片 3. 白陶塤就會出現在手機螢幕上,往右滑動會出現不同尺寸的白陶塤 4. 可以吹奏自拍,也可以拍全身照! 5. 從COCOAR2的「歷史紀錄」的「照片」裡找到「合影照片」儲存起來,還可以分享到社群網站喔![Come on 一起吹奏吧!] |
![]() | |
文物館電影院 看電影了,殷墟發掘影片來了 史語所在殷墟發掘距今已經九十年了,當年的發掘留下了大量的考古資料,除了田野記載表、發掘照片等等「靜態」的檔案資料,您可能不知道,還留下珍貴的「動態」影片,而且,這「恐怕是中國考古學的第一次」。[即將播映,請入座觀賞] | |
![]() | ![]() |
熱臉書 文物館不負責天氣報告 4月17日受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東移影響,天氣偏涼且幾乎全臺各地都會下雨、局部短暫雨、局部大雨……提醒您記得攜帶雨具。啊既然下雨,不如我們來認一下甲骨文的「雨」吧! [雨直直落] | 瘋文創 史語所90週年紀念「甲骨文馬克杯」 設計概念取自中研院史語所藏 殷墟甲骨卜辭,這是卜問農作物會不會有好收成的對貞卜辭。 兼具設計風格及時尚潮流的質感墨綠,搭配天圓地方的杯型、優雅的如意把柄! [墨綠色的美好,一定得親眼所見才知道] |
固定開館時間為每週三、六及日 09:30-16:30 開館日逢國定假日、選舉日及連續假期不開放 11529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Tel: +886-2-26523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