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柄形器
(圖一)(石璋如1980:56)
(圖二)西北岡1001號大墓R001520
(圖三)小屯362號墓R009077
(圖四)西北岡1004號大墓R001521
玉柄形器
玉柄形器
(圖一)(石璋如1980:56)
(圖二)西北岡1001號大墓R001520
(圖三)小屯362號墓R009077
(圖四)西北岡1004號大墓R001521
玉柄形器
1  /  6

玉柄形器

出土地:小屯331號墓
典藏號:R009125
尺 寸:長14.8、寬1.7、厚1.2公分,重67.5公克
描 述:頂端稍內束縮,呈柄形;末端呈錐狀,似短榫。頂端束縮處下方有一圈陰刻雲雷紋:相對兩面紋飾相同;兩寬面雷紋中另有一葉片形紋飾。

331號墓是小屯區最重要的墓葬之一。玉柄形器(出土號:14)出土於墓葬中部偏西,與另一玉柄形器共出(84),在這兩件玉柄形器的下方有數串貝飾(101),推測應有相關性。此外在其右方還有五件石柄形器(26),石柄形器左下亦有貝群(46)。(圖一)

考古學家遇到不知名的出土器物,常會依其外形命名,如:弓形器、箸形器、柄形器等。這種不帶功能判斷的命名方式比較中性,也較為大家所接受。柄形器是指外形呈扁平狀,類似器柄的器物。其末端一般有短小的榫,所以應該是與其他器物組合使用的。西周時代發現有些柄形器的末端有附飾,其附飾是用榫和玉石片黏嵌而成。(張長壽1994: 551-552)小屯331號墓出土的柄形器旁都有貝群共出,個人認為亦是附飾。

柄形器從開始出現時就集中分布在中原地帶,一直到西周都是如此,所以是中原文化所特有的器物。柄形器從二里頭文化早期的二里頭遺址中開始出現;其後的二里岡文化和殷虛文化都可見到,殷商時數量增多;一直延續到西周時期,其形式變的多樣化;到東周時期卻不見蹤跡了。(許宏2009:123)二里頭和二里岡文化是分別位於河南偃師及鄭州的古代遺址,前者中國考古學家推斷為夏代的文化遺跡;後者則是商代早期的重要遺址。

在二里頭和二里岡文化時期,玉柄形器僅見於貴族墓,到了商代晚期有些小型墓也有出土。但一般來說,一直到西周時期,製作精良的玉柄形器還是集中於規格較高的貴族墓。柄形器於墓葬中最常見的出土位置是在墓主人的胸部和腰部,也有放在頭部、手部和足部附近的。從出土的相關位置來推斷:它是可隨身佩戴或懸掛的器物。

柄形器有玉柄形器,也有石製的柄形器。其定名與功能學者有很多不同的見解:小屯331號墓的發掘報告稱為「劍形小石器」;或稱為彈琴用的「琴撥」、「玉撥子」、「石撥」;也有說是束髮的頭飾,稱為「簪形器」;也有認為是銅劍的「劍柄」;或者認為是人身上的「佩飾」。日本著名的學者林巳奈夫 (Hayashi Minao,1925-2006)則認為是文獻中的「大圭」。古代用「玉瓚」和「大圭」行「灌禮」:「灌」是一種古代祭祀的儀式,酌酒灑地以告神明;「玉瓚」是舀酒的玉勺;「大圭」則是玉瓚的把柄。因為「大圭」是貴重之器,所以只給有資格參加祭祀儀式的貴族佩戴(林巳奈夫,楊美莉譯 1997:12-13 )。

一九九一年安陽後岡的幾座殷代小墓中出土石製的「柄形飾」十四件,其中六件分別用朱書寫「祖庚」、「祖甲」、「祖丙」、「父□」、「父辛」、「父癸」,這些朱書柄形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線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隊1993: 898)。研究者認為帶有稱謂的「柄形飾」雖是首次發現的孤證,還不能直接考定為「石主」,只能說可以作為「石主」,或說當做「石主」是柄形飾的用途之一(劉釗 1995:625)。「主」,是指牌位,如神主,以木為之稱「木主」;「石主」是指用石材製成的牌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朱書祖先名字的柄形器,表明柄形器應是用於祭祀先人的禮儀用品,屬於禮器。小屯331號墓也出土石柄形器,可惜未發現文字;也可能是因年代久遠,字跡已褪。

大陸學者曹楠,近年對玉柄形器所了綜合性的研究,他推測柄形器的使用方法:一、玉柄形器末端有短榫可插嵌在器座上,便於擺放在桌上或捧在手中,如後岡出土朱書祖先的柄形器,可作為祭祖的牌位。二、另有部分柄形器的末端有鑽孔,可繫繩懸掛在胸前或佩戴在腰間。其用途是玉質的禮儀用器,可用於多種禮儀活動,可捧在手中、佩戴在胸前、懸掛於腰間。(曹楠2008.2:164)總之,從考古發現的柄形器出土情況及其質地和形制特徵來看,目前學界多認為是禮器,但具體的功用與象徵意義仍待解決。

附帶一提:西北岡1001號大墓特展區還有三件玉柄形器(R001313;R001315;R001557),各位可以和331號墓的玉、石柄形器做觀察比較。此外,1001號大墓和小屯362號墓各有一件「玉笄形飾」(R001520;R009077),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件「玉笄形飾」和西北岡1004號大墓與石磬共出的「玉棒」(R001521)相類似,有些學者亦將此類「玉笄形飾」歸為柄形器。各位可以在《殷墟出土器物選粹》找到這三件器物,做個比對。 (圖二~四)
(丁瑞茂)

參考資料:
石璋如,《中國考古報告集‧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殷虛墓葬之五》(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隊,〈1991年安陽後岡殷墓的發掘〉,《考古》1993.10: 880-903
張長壽,〈西周的玉柄形器——1983-86年灃西發掘資料之九〉,《考古》1994.6: 551-555
劉釗,〈安陽後崗殷墓所出「柄形飾」用途考〉,《考古》1995.7: 623-625,605
林巳奈夫,楊美莉譯,《中國古玉研究》(臺北:藝術圖書出版社,1997)
曹楠,〈三代時期出土柄形玉器研究〉,《考古學報》2008.2:141-173
許宏,《最早的中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李永迪編,《殷墟出土文物選粹》(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