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知錄
日知錄
日知錄
日知錄
日知錄
日知錄
日知錄
日知錄
1  /  4
:::

日知錄

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1613-1682)對科舉有犀利的批判,認為一本經書中可做為題目的僅一、兩百道,因此只需背稿,不用通讀經書,就有可能僥倖中式。書中直指「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廿一史廢」,十八房原指科舉鄉、會試18名同考官分房批閱試卷,後因十八房考官編刻八股文選本,而成為其代稱。
書中提及「臨清縣學生員伍銘等,願納米八百石,乞入監讀書。今山東等處正缺糧儲,宜允其請。」納糧雖緩解了朝廷困境,但同時也開啟了捐納入監的後門,被批為敗壞士習的一大主因。清代國子監監生身兼國家最高學府學生與官僚任官資格,和一般庶民需先報考童子試,獲取生員資格相比,捐納入監後即可以報考鄉試。清代鄉試制度為國子監學生保留取中額數,中式機會大增,因此許多士人會先利用捐納方式獲取例監生資格,再進一步報考鄉試或捐官。
典藏號
153663、153664
備註
(明)顧炎武
康熙34年(1695)遂初堂潘氏刊本

その他のコレクションアイ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