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紀元前11世紀中葉-紀元前771年)
衛國是周代封建的一個諸侯,在文獻比較豐富的春秋時代(約西元前770-468年),它是二等國家,但推溯二、三百年前,當周人取代殷商為天下共主時,它是第一等大國,而且具有關鍵性的戰略地位。
衛國原本是殷商王朝末期的都城,周武王滅紂,仍然封紂子武庚做這裡的統治者。武王死後,周統治階級分裂,武庚參加管叔、蔡叔集團反對周公,周公東征,把他們消滅,乃封派他親信的弟弟康叔鎮守衛地。衛成為周人東進殖民的樞紐,其後方是成周,前方是齊和魯,構成利剪形的東進形勢。西周王朝有一支稱作「殷八師」的軍隊,可能就駐紮在衛。
一九三0年代初本所在河南濬縣辛村淇水濱發掘一片西周墓地,這裡距離紂都朝歌不過二十公里,經典注疏所說的衛國皆不出此區,而墓中出土的甲泡有「衛師昜」的銘文,故知辛村應是西周衛國墓地之所在。
本所在辛村先後進行四次發掘,發掘面積東西約500公尺,南北約300公尺,計得大型墓8,中型墓6,小型墓54,車馬坑2,馬坑12,共82座。大型墓有墓道,按禮制應屬於公侯或君夫人的墓葬。此墓地往往有男女墓葬並列的情形,大墓附近有車馬坑和陪葬墓,這些特色亦見於西周其他墓地。
根據遺物風格可以分為早、中、晚三期,自西周初期延續到西周晚期或東周初。大型墓多遭盜掘,只少數中小型墓完整,然而本墓地倖存的車馬器都是稀世之珍品。
辛村60號墓
此墓屬於中型墓葬,位於河南濬縣辛村墓地的西北,墓室南北長2.85公尺,東西寬1.6公尺,葬具僅單棺而無槨,與59號馬坑並排。墓內的陪葬品數量不多,共出土6件禮器,以及車馬、甲兵器多件,各器類按一定規矩擺放,禮器置於墓室北端,兵器置於東、西兩側,車馬器置於南端。60號墓是辛村少數未被盜擾的墓葬之一,從器物的風格特徵觀察,應屬於西周早期(約西元前十一世紀下半葉)。
此墓出土最貴重的器物是「一對」尊與卣的組合,尊、卣組合在西周早期至中期前段(約西元前十一世紀中葉至十世紀中葉)是最常見的酒器組合,而且通常是尊、卣同銘。銘文顯示此兩器原來分屬於不同主人「陸」及「邊」,可能是硬湊在一起的;不過,都是有意識的選擇風格與裝飾類似者湊成「一對」。
卣、甗、鼎的族徽不同,而尊、爵、鼎的受祭祀者分別為父乙、父癸、父辛,既非同人,亦非同族。此墓隨葬禮器來源如此複雜,然而墓主只是中等貴族,又隨葬不少兵器和車馬器,顯示他是征戰的貴族,而此墓的禮器或有可能是掠奪物。
中文語音導覽
辛村3號車馬坑
3號坑是辛村墓地最大的車馬坑,位於17與5號墓的東南方,可能是這兩座墓葬的陪葬坑。東西長10公尺,南北寬9.1公尺。共出土12輛車,72架馬骨,8架犬骨,315件銅飾。根據現存狀況推測,埋葬時先將馬、犬趕入坑內,再將車拆散推入,因此難以正確地將每一輛車的各個部位組合起來,僅能拼湊出24組輪飾與11組衡軛飾。曾遭盜掘,因此原有車數亦難以正確計算。
此坑出土的轂飾相當精緻有特色,可分為兩類,一類為長轂,另一類由三部份組合而成;而其他地區出土之馬車上常見的軎飾與轄飾,在此坑內卻相當罕見,顯示西周(約西元前十一世紀中葉至771年)馬車構件的多樣化。
轂裝飾相對夔龍合成的垂葉紋及回首夔龍紋,轅飾以夔龍紋,軧為波帶紋,為重環紋及竊曲紋,皆以幾何形的動物紋飾為主,故此墓年代約在西周中晚期之間(約西元前十世紀至九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