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島嶼群像──台湾考古展
島嶼群像──台湾考古展
1  /  1

島嶼群像──台湾考古展

島嶼群相,試圖彰顯目前臺灣考古文化看似風華亮麗,卻又埋存幾許隱晦不明的脈動。更新世冰期未結束前,臺灣與中國大陸仍相連接。考古資料也顯示,三萬年前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發現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遺留,但無法確切地指出這批人什麼時候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著一萬八千年前氣候暖化、海水面上升,約在距今八千年前臺灣海峽已然形成;早期人類和動物於是再也無法經由陸橋往返兩地。

直到距今五、六千年,一批靠海洋為生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社群紛紛落腳在臺灣各地及澎湖。歷經千年以後,出現了帶著部分雷同文化要素,卻具有若干文化差異的人們分佈臺灣各地,發展了具有相當風格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又過千年,一群以灰黑陶製作和使用為主流,甚至對臺灣閃玉情有獨鍾的社群幾乎遍布島嶼全境;但此時此刻,考古學家依舊無法斷言是傳承關係還是斷裂?

與其說在距今兩千年前,玻璃器取代了玉器做為裝飾品,不如說此時在島嶼上呈現了另一波的風潮。除了玻璃製品,各種鐵器或許是隨著人群中具備專業加工技術的匠師而來,於是乎開展出臺灣考古文化的新史頁。

曾經,連橫在臺灣通史序中寫道:「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從世界史的視角來看,臺灣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中,被西方世界「發現」,接踵而來的交流與碰撞,相當複雜,說是毫無頭緒該不為過。無論如何,不同的人群、相異的政治勢力都給臺灣注入了新的血脈、新的基因。

考古學家幾乎不能停歇地以新出土的材料,重新詮釋在臺灣形成島嶼之後,每一個世代對在地環境的生態適應與生命歷史過程的展演。

臺灣考古學史
一、本所遷臺前臺灣考古學研究(1895-1949.8)
1896粟野傳之丞在臺北芝山岩發現一件史前時代石器,此為臺灣考古工作的肇端。
1896鳥居龍藏先後來臺四次,與森丑之助深入山地並遠赴離島調查,發現許多遺址,同時留下珍貴資料。
1897伊能嘉矩、宮村榮一在臺北發現圓山貝塚。
1926鳥居龍藏發表由森丑之助發現的東海岸巨石文化。
1928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設立「土俗‧人種學研究室」;由移川子之藏擔任講座教授。
1930-1933移川子之藏、宮原敦和宮本延人在墾丁遺址進行數次的發掘,為臺灣第一個正式考古發掘的工作。
1935移川子之藏等人發表《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
1944鹿野忠雄發表〈臺灣先史時代の文化層〉,初步建立臺灣史前文化的層序。
1945.1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發掘卑南遺址。
1945.9日本學者陸續離開臺灣,唯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和宮本延人留臺從事考古教學與研究工作。
1945.11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土俗‧人種學研究室」更名為「民族學研究室」,附屬在國立臺灣大文學院歷史學系。

二、本所遷臺後之研究方向與成果(1949-1971)
1949本所遷臺,暫居楊梅。
1949本所研究人員傅斯年與李濟籌劃在臺灣大學設立「考古人類學系」(1982年改稱人類學系),由李濟、石璋如、高去尋在該系教授考古學課程,培養考古學人才。
1949李濟、石璋如與高去尋發掘南投埔里大馬璘遺址。
1954本所遷至南港,著手研究安陽考古發掘遺物,撰寫報告。 (圖像_考古館舊照)
1968臺灣大學宋文薰、林朝棨率領的臺大考古隊在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發現臺灣舊石器時代文化:長濱文化。
1969張光直發表《鳳鼻頭、大坌坑和台灣史前史》,係臺灣考古學首次為臺灣史前文化進行整體論述。

三、1970年代後之研究方向與成果
1972-1974張光直返臺主持「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本所提供其必要之協助。
1974臺灣大學李光周發表〈再看鵝鑾鼻-臺灣南端的史前遺址〉,倡導新考古學。
1980南迴鐵路臺東新站工程挖掘出大量卑南文化遺物,宋文薰帶領臺大考古隊展開卑南遺址大規模發掘工作。
1981台大黃士強教授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進行芝山岩遺址的發掘,發現芝山岩文化。
1981李光周以墾丁遺址發掘出土材料,完成臺灣考古的第一篇博士論文:《墾丁:台灣南端附近的一個考古學自然實驗室》
1981-1984陳仲玉發掘曲冰遺址。
1982「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公布實施,使考古遺址的保護有了法律依據。
1983-1985臧振華在澎湖群島進行「澎湖群島古代人類拓殖史的考古學研究計畫」。
1990-1992進行「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史前文化遺址搶救發掘研究計畫」。(圖像_十三行發掘工作)
1992-2004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李匡悌分別主持「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二至七期。
1994本院開始推動「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臧振華主持「臺灣與東南亞古代文化關係的考古學考察和研究計畫」(1994-1997),開啟臺灣考古研究從本土研究邁向國際。
1995臧振華主持「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遺址群搶救考古發掘計畫」;李匡悌於1999年開始偕同主持。
2002臧振華擔任印度太平洋史前史學會(IPPA,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主席並在臺灣舉辦「2002年臺灣考古學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3協助本院蔡元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成立「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將研究區域擴展至中國東南沿海與島嶼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
2006-2009臧振華主持「澎湖馬公港古沈船調查、發掘及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保存科學人才培育計畫」,推展臺灣的水下考古學發展。
2006-2017臧振華、李匡悌主持「臺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
2008臧振華主持並由陳文山與李匡悌協同主持「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
2008籌辦本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臺灣史前史專論》」。《臺灣史前史專論》是與聯經出版社合作出版,為本所慶祝八十週年所籌備之論文集。
2009本所與東南亞國協教育部長組織.考古藝術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協議。
2009舉辦「2008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學術研討會。
2013本所開始舉辦「東南亞考古工作坊」研討會,每年一次,邀請東南亞的學者參與。
2014本所與連江縣政府獲財團法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補助,聯合主辦「2014從馬祖列島到亞洲東南沿海:史前文化與體質遺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籌辦「201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圖像_本所積極籌辦學術活動、院區開放活動)
2016本所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簽署青銅器研究合作協議。
2017與日本九州大學亞洲埋藏文化財研究中心(九州大学アジア埋蔵文化財研究センター)、奈良文化財研究所簽訂合作研究協議書。
臺灣史前文化層序
臺灣自1896年發現第一個史前遺址─芝山岩遺址以來,考古學家在這片土地上陸續調查發現了2,000個以上的遺址,分布範圍遍及臺灣本島及澎湖群島、綠島、蘭嶼等島嶼,垂直高度從水下數公尺深到高達海拔2,950公尺的山地。這些遺址經過分析研究,已足以建立臺灣史前文化發展的大架構及其演變層序,並可藉以說明部份史前文化與當代原住民族之間的祖源關係。

此外,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東臨太平洋、西望東亞大陸,自古即為大陸及海洋文化交流的常經之路,在東南亞、東北亞和大洋洲史前文化研究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其中關於文化的交流傳播與人群的移動即是核心課題之一,例如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

因此,這裡將臺灣置於更大的脈絡中,納入鄰近地區的史前文化層序,並包含生活方式、自然環境等不同層面的演變,更能全面地了解臺灣暨周邊區域的史前社會及文化關係。
田野工作
考古田野工作是一個長期的作業流程,大致上可以分為「事前的調查」、「現場的考古發掘工作」,以及「事後的標本整理、分析與研究」。

一、事前的調查
從事發掘工作之前,考古學家必須事先閱讀之前的研究報告、當地的歷史文獻,以及各項氣候、地形、地質、生態等資料。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之後,再進行實地的勘察,觀察當地的生態環境並確認地表上與地層中有無考古遺留等。
 
二、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考古發掘是考古學取得研究資料的手段,將埋藏在地底下的古代人類生活遺留揭露出來。在發掘之前,必須先規劃出方格形的範圍(坑位),再逐層地將土壤移除。若是發現任何考古遺留,則要立刻停止發掘的動作,將現象遺留清理、測量並記錄其狀態和位置,然後將它取出保存。這是為了儘可能地保存這些遺留的脈絡,對於日後資料的查證或是研究都有很大的幫助。

三、發掘後的標本整理與研究
發掘工作結束之後,就要將所有採集的材料進行整理,包括書面的發掘紀錄以及出土的遺留。考古學家便會著手整理、分析並研究這些資料,嘗試去拼湊出古代人類的生活樣貌,並將這些研究成果公諸於世,讓社會大眾都能一窺過去人類的文化內涵及歷史意義。

考古發掘不可能是徒手作業,而是需要不同的工具來幫助進行工作。這個展區將為大家介紹考古發掘時使用的工具,有些是用來測量方位、大小或長度,有些是用來挖除壤土,有些則是用來記錄各種資料。
環境考古學
環境考古學所關注的是古代人類與環境的互動與依存關係,研究古代人類生活所處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探討人類對不同環境的適應策略和所衍生的工藝技術,以及人類與環境的交互影響。 環境考古學將人類置於更廣大的範圍脈絡-即「生態系統」─當中,自然環境(動植物、水、地形等等)、人類社會(經濟、技術、文化等等)等不同次系統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整體。

由於環境考古學要研究的面向相當廣闊,涵括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因此它具有科際整合的特質,採用生物學、地球科學、物理學、化學、社會科學等等領域的理論與方法,以嘗試進一步瞭解過去人類的生活地理環境與文化行為活動。

一、貝類遺留
在臺灣的考古遺址當中,時常能發現到許多貝類遺留,有些是史前人類吃完後丟棄的垃圾,有些則經過加工成為工具或是裝飾品。這些貝殼遺留非常重要,它們不僅能夠反映史前人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也能夠保存古代水體環境的資訊,讓考古學家可以探究出古代人類資源利用的相關樣貌。 考古學家透過與現生標本的比對得知這些貝殼的種類,也能利用科學的分析技術來瞭解古代的環境。例如:在屏東墾丁遺址中發現大量的蠑螺科貝類遺留,除了讓我們知道當地的史前人喜歡食用這種貝類之外,透過碳氧同位素的科學分析,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貝類生存的環境溫度與採集貝類的季節。

二、植物矽酸體分析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自地下水吸收含矽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便在細胞中形成結晶,即矽酸體。由於其耐受高溫,在植物的有機部分腐壞後,這些矽酸體依然能夠在土壤中保存很長一段時間。不同的植物之間以及同種植物不同部位的矽酸體型態皆有差異,透過分析這些結晶的型態,可以比對出植物的種類,進而瞭解該地自然環境以及人類運用植物資源的情形。 這裡所展示的是不同植物葉子的矽酸體,分別是栽培稻、五節芒和芭蕉属植物,三者的形狀與大小皆有差異。
科技考古
科技考古採納現代自然科學實驗技術與理論來進行考古學研究,主要關注考古遺物材質本身以及生態環境所承載的資訊,以提供更為完整的古代人群生活面貌。

從發掘探測工具(例如透地雷達、GPS)到對考古遺物的分析(例如碳十四定年、同位素分析、古DNA研究),科技考古對於考古學研究目標的達成皆能提供相關專業上的知識與訊息,更加豐富古代遺留所反映時間與空間上的文化內容與環境景觀,是
類型學和文化理論所無法掌握的。

本展區介紹兩個科技考古的方法,分別是「陶器切片的岩象分析」以及「玻璃珠的來源分析」。

一、陶器切片岩象分析
陶器不僅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是新石器時代考古遺留的大宗,更是考古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由於其形制與紋飾常能清楚地反映不同時代與地區的文化。除了外觀之外,陶器的成分也能為我們提供了解過去人類生活工藝與技術的重要線索。陶器切片岩象分析正是個被廣泛採用的科學分析方法;考古學家透過偏光顯微鏡觀察陶器的切片,便可以取得其組成成分、礦物種類等資訊,進而瞭解古代的製陶技術以及原料來源。

這裡展示的是,在臺灣各地及澎湖的遺址出土的陶片及其在顯微鏡下的結構樣貌,摻雜著火成岩屑、沉積岩屑和變質岩屑等等的礦物。基於對臺灣地質分布的認識,考古學家可以藉以推論這些陶器製作的原料來源地,並建構遺址與其他地區人群的互動關係。

二、玻璃珠的科學分析
在臺灣金屬器時代的遺址中,時常能發掘到許多玻璃珠遺留,考古學家推論他們具有裝飾美化、地位彰顯與經濟交換等功能。不過,由於臺灣本地並沒有製造玻璃所需要的原料,追溯它們的來源便是個重要的議題。

透過科學分析方法,考古學家能夠瞭解玻璃珠的組成元素與含量,再與其他地區的玻璃珠進行比對,便能推論它們的來源,從而建構不同地區古代人類的交流關係。

動物考古學
動物考古學是研究人類與動物資源之間關係的一門學問,藉由考古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留,考古學家嘗試重建古代人類如何與動物互動,影響彼此的生活。

動物考古學會探討人類運用動物資源的方式,例如:做為食物資源的種類、骨器的製作,以及畜力的應用等等;也會探討人類對動物生活和演化造成的影響,例如馴養造成的動物形態改變。

此外,動物及其產品在人類文化中也常具有象徵意義,用於宗教獻祭、占卜,或是象徵團體與社會地位等等;能夠反映古代人類的心靈世界、社會關係與價值觀念,這亦是動物考古學關心的課題。

以臺南南關里遺址為例,遺址發掘出土距今約5千年的犬隻骨骸,號稱「臺灣第一狗」。從其完整的骨架來看,這些狗沒有被當作食物,而是刻意地埋葬起來,由此考古學家可以推測當時的人與狗已建立有較為親密的關係。

歷史考古
一、關於歷史考古
歷史考古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歷史時期的史蹟或遺址進行考古學研究,與史前考古最大的差異在於歷史時期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文獻資料可供參考驗證。此外歷史考古學亦屬於跨學科的學門,歷史學、建築學及文化人類學均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是歷史的取向,著重運用考古材料建構文字歷史以外的文化樣貌,填補歷史的空白。一方面是人類學的取向,重視臺灣參與到廣大的現代世界形成過程中,面臨的文化適應與社會變遷課題,其中貿易、交換、物品流動、人群遷移即是核心議題。

二、臺灣的歷史考古學
在臺灣,1980年代中期以前,對於歷史時期的遺物僅在研究報告中略微提及,未及深入研究。19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解嚴之後,臺灣社會意識的抬頭,加上契約考古的牽引,歷史考古逐漸獲得重視。例如本所執行的「澎湖群島古代人類拓殖史的考古學研究」和「臺灣早期漢人及平埔族聚落的考古學研究」等計畫,皆利用考古學的方法參與臺灣早期歷史的研究,開啟臺灣歷史考古的先河。後續也有研究個案不斷地展開,例如:嘉義古笨港遺址、臺南麻豆水堀頭遺址、臺南普羅民遮城遺址等。本所研究同仁持續和歷史學、建築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合作,推動歷史考古學的研究。

整體而言,臺灣歷史考古學的研究有兩大取向。一是有地上建築遺留的城址、港口與聚落遺址,研究重心在於荷人在臺轉運站、明清漢人移民社會的形成,由考古材料解讀臺灣史的另一面向。二是史前晚期遺址或原住民舊社遺址研究,透過史前晚期至歷史時期的文化層堆積與演變,並結合聚落型態與生業型態的相關課題,企圖延伸原住民社會文化的時間深度。


水下考古
一、關於水下考古
坊間不乏影片描繪潛水人員在沉船中尋找寶物的畫面,帶給人們極其浪漫的憧憬,也使得一般人常將水下考古誤解為尋寶的活動。其實水下考古屬於專業技術,也是一門學問,正式的名稱應該是「水下考古學」,也有人稱它是「海洋考古學」或「航海考古學」。
水下考古學是利用潛水裝備與海洋探測科技,調查與發掘淹沒在海床上的船舶、遺跡、遺物等,藉由水下考古資料來研究與海洋相關的人類歷史與文化,包含社會、經濟、政治等,以及存在的環境因素。

二、水下文化資產
20世紀中葉以前,人們所積極保護的文化資產主要存在於地面上,包含:遺址、古蹟、文化景觀等。之後由於水下考古學的發展,水下文化資產也逐漸被重視,顧名思義是指淹沒在水體環境中的文化資產,同樣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與歷史意義。

依據2015年公布的《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其定義為「以全部或一部且週期性或連續性位於水下,具有歷史、文化、考古、藝術或科學等價值,並與人類生活有關之資產」。

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水下考古隊
接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執行水下考古研究調查計劃,在2006年成軍水下考古隊,整合多領域的方法與技術,進行臺灣周邊海域的水下考古調查(圖像_02、03),範圍包含澎湖群島、東沙群島、綠島等海域。

水下考古隊的工作,除了水下考古調查,事前需要研究歷史與環境、蒐集水域和水文資料、劃定優先調查敏感區(圖像_04)。在調查之後,也需要測量、攝影和記錄,並對出水遺物進行清理分析研究及保存維護。

四、臺灣附近海域水下考古發現
水下考古計畫自2006年9月1日迄今,調查結果多位於澎湖海域附近,包含空殼嶼清代沉船、姑婆嶼英輪SS Bokhara、將軍嶼清代廣丙艦,以及日本輪船山藤丸,這四處已於2012年列冊為首批沉船遺址,正式受到監管保護。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
一、計畫簡介
本所自2002年到2012年,參加「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將本所豐富的典藏進行數位化,包含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等,更積極向民眾推廣數位成果,以達科學普及化教育,促進人文終生學習的目標。2013年迄今,隨著國家型計畫退場,為維持此一龐大數位資產的永續經營與發展,本所執行「史語所學術創新數位深耕計畫—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以持續推動考古資料數位化、數位資產維護推廣、以及人文教育與知識深耕的使命。

二、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本計畫重要成果之一為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建置,自2002年開始規劃與設計,是一個以本所考古工作成果為主的考古資料庫。本資料庫的特色有二,一為採取考古學的脈絡關係,分有遺址、遺跡、遺物三個子資料庫。二為收納各種媒體資料,包括與考古工作及研究相關的各類照片、線繪圖、田野記載表、墓葬記載表、地圖等記錄。本資料庫不僅是重要的學術資源、教學資源及一般民眾認識考古及史前臺灣的管道,更兼具文化保存的意義。

三、樂學考古
本計畫致力於考古知識的教育推廣,歷年來製作並撰寫許多平易近人且富有教育意義的網頁、動畫、文章、教材、漫畫等,即為樂學考古專區,主要包含四個類別,分別是數位解古、遊戲特區、教師專區、科普好讀。

契約考古
一、關於契約考古
從日本考古學者開始,臺灣考古學都是以學術研究為取向,但自1970年代以後,由於搶救考古觀念的引進,加上重大工程建設的陸續開發,以及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後,針對工程建設對人文史蹟可能造成的破壞,明文規定在開發前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在這樣的規範之下,臺灣考古學者不斷有機會接受公、私機構委託,以任務取向為主,執行各種契約性的考古工作,使得臺灣考古學與現代社會密切結合。

二、契約考古的工作種類
契約考古學又稱「搶救考古學」或是「公眾考古學」,目前此類工作大致分為7類:
1.政府文化資產機關委託執行考古遺址普查
2.為文化資產保存與規劃所做的調查或發掘
3.環境影響評估所需求的考古調查
4.為重大工程建設所進行的搶救發掘
5.國家公園內有關史蹟的調查或發掘
6.為社會教育或博物館籌建、展示等方面需求,所進行的考古調查或發掘
7.為培訓政府文化資產業務人員或考古人才所做的考古調查或發掘

三、本所執行之契約考古工作
本所同仁歷年來執行的契約考古工作為數甚多,規模較大者有: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十三行遺址搶救發掘、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劃沿線文化遺址調查評估、臺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遺址調查及搶救發掘、東西向快速道路北門玉井線西寮遺址搶救發掘、澎湖水下文化資產調查等。其中臺南科學園區考古計畫的田野工作歷時之久、規模之大,在臺灣考古學史上可說是空前的,更在201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之「世界考古論壇‧上海」(SAF),以「搶救考古揭示臺灣5000年的歷史」為題獲頒「田野考古發現獎」。

四、臺南科學園區考古計畫
臺南科學園區考古計畫由本所臧振華院士與李匡悌研究員共同主持,於1995年12月正式啟動,至今在南科及其周邊地區將近3000公頃的土地上,前後進行了五個階段的搶救工作,已發現58處考古遺址,其中進行搶救發掘者共36處。出土的考古遺物與遺跡,內含豐富多樣且保存狀況良好,更涵蓋臺灣西南部史前文化的各個發展階段,時間跨度從距今300至5000年前左右,包含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西拉雅及明清漢人等六個文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