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的作文範本──「闈墨」(文物館週記087)
《官場現形記》有一段關於「闈墨」的內容:「一日,副欽差坐在行轅內,忽然巡捕官上來回,說是府學老師稟見。副欽差一看名字,幸虧記得這老師不是別人,乃是老太爺當年北闈中舉一個鄉試同年。老太爺中的第九名,這老師中的第八名。副欽差是幼秉庭訓,由老太爺自己手裡教大的。老太爺發解之後,就把這科的文章,從第一名起,一直頂到第十八名,所有的闈墨,統通教兒子念熟,還說:『應試正宗,莫妙於此!』……。等到副欽差服滿應試,年紀不過二十歲。頭場首藝,全虧套了這位老年伯的墨卷調頭,居然也中鄉魁。次年連捷中進士。」
故事中副欽差的老太爺大讚「闈墨」是:「應試正宗,莫妙於此!」,要兒子把第一名到第十八名的所有闈墨通統念熟,副欽差也真的「全虧套了這位老年伯的墨卷調頭,居然也中鄉魁。次年連捷中進士。」依此看來,「闈墨」還真是科舉考試的「葵花寶典」啊!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1702)順天鄉試闈墨
但是「闈墨」這科舉考試的武林秘笈並非秘而不宣的,而是應試者一手一冊的作文範本。因為清代各直省在鄉試考完後,會將鄉試前幾名的佳作,刊刻流布,將這些範本頒發各省學宮,供士子仿效,這些刊刻的範本就稱為「闈墨」或「墨卷」。會試也是遵照此例頒行。
《官場現形記》的副欽差就是套用府學老師的闈墨而中鄉魁、中進士的。老太爺:「應試正宗,莫妙於此!」,所言不虛。(DRM)
康熙四十一年湖廣鄉試闈墨
《官場現形記》有一段關於「闈墨」的內容:「一日,副欽差坐在行轅內,忽然巡捕官上來回,說是府學老師稟見。副欽差一看名字,幸虧記得這老師不是別人,乃是老太爺當年北闈中舉一個鄉試同年。老太爺中的第九名,這老師中的第八名。副欽差是幼秉庭訓,由老太爺自己手裡教大的。老太爺發解之後,就把這科的文章,從第一名起,一直頂到第十八名,所有的闈墨,統通教兒子念熟,還說:『應試正宗,莫妙於此!』……。等到副欽差服滿應試,年紀不過二十歲。頭場首藝,全虧套了這位老年伯的墨卷調頭,居然也中鄉魁。次年連捷中進士。」
故事中副欽差的老太爺大讚「闈墨」是:「應試正宗,莫妙於此!」,要兒子把第一名到第十八名的所有闈墨通統念熟,副欽差也真的「全虧套了這位老年伯的墨卷調頭,居然也中鄉魁。次年連捷中進士。」依此看來,「闈墨」還真是科舉考試的「葵花寶典」啊!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1702)順天鄉試闈墨
但是「闈墨」這科舉考試的武林秘笈並非秘而不宣的,而是應試者一手一冊的作文範本。因為清代各直省在鄉試考完後,會將鄉試前幾名的佳作,刊刻流布,將這些範本頒發各省學宮,供士子仿效,這些刊刻的範本就稱為「闈墨」或「墨卷」。會試也是遵照此例頒行。
《官場現形記》的副欽差就是套用府學老師的闈墨而中鄉魁、中進士的。老太爺:「應試正宗,莫妙於此!」,所言不虛。(DRM)
康熙四十一年湖廣鄉試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