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王的動物園(二)水牛
商王的動物園(二)水牛
商王的動物園(二)水牛
商王的動物園(二)水牛
1  /  2

商王的動物園(二)水牛

商王的動物園(二)水牛(文物館週記084)
 
安陽,東臨黃河,西傍太行山。此地在古代,湖沼密布,草木繁盛,動物成群,商王常常在此打獵。因為這樣的環境很適合野生水牛和鹿的生長,所以水牛和鹿是商王動物園中最常見,也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文物館最負盛名的牛方鼎(如圖)和鹿方鼎上就住(鑄)了十三頭水牛和十三頭鹿。


牛方鼎上的水牛頭

牛是商代常見的祭祀品,考古出土眾多的牛骨,也發掘了牛坑。當時的牛包括水牛和黃牛,商人馴養了黃牛,水牛則是野生的。據陳星燦(1964-)等人研究「初步認定中國現生家養水牛可能是從東南亞地區引進的,全新世早期一直到殷商時代廣泛分布在中國南北各地的聖水牛,可能是一種沒有被馴化的野水牛。」其後,他又進一步論證「商周時代的水牛是野生而非家養。」

這種野生的水牛叫做聖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最初就是在安陽發現的,其後史語所在殷墟中又大量發現,李濟(1896-1979)在一九三三年就提到殷墟有水牛出土。而這種水牛可能就是甲骨中提到的「兕」(音同似),「獲兕」、「逐兕」,也常和獲鹿、豕、虎等野生動物一同出現在商王的獵物清單中。這些動物都可供祭祀、食用及提供骨器。

水牛的特徵在於牛角,其角粗,橫切面呈三角形,和黃牛的圓錐狀角明顯不同,很容易區別。所以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在商代青銅器、玉器等器物上刻劃的牛幾乎都是水牛。由此看來,商王似乎喜歡把「征服」來的野生動物「鑄」在自己的動物園裡。(DRM)

殷墟文化區──牛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