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前的植物寫生圖──殘葉形紋黑陶片(文物館週記013)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對繪畫推崇至極,他認為上古時代書、畫同體,可以「成教化,助人倫」、「與六籍同功」,也就是賦予繪畫社會教育的功能。他更遍觀魏晉以降的存世名蹟,歸納出古人畫山水樹石的特點:「其畫山水,……,或水不容泛,或人大於山,率皆附以樹石。」也就是認為早期山水樹石是人物畫的點景,而非要角。
這是中國傳統畫論的看法,但隨著近代考古的發現,讓我們不斷改寫中國繪畫史,重新思索:中國繪畫的起源?中國山水畫的起源?以及中國何時開始「為藝術而藝術」等問題。
(左:殘葉形紋黑陶片 右:蕨類植物的羽狀複葉)
目前考古發現距今六千到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缽上刻了栩栩如生的野豬,五千至七千年前的仰韶彩陶則繪有人物、動物等圖案。今天我們要看的是刻畫在黑色陶片上的植物寫生圖(圖左),陶片出土於山東日照的瓦屋村,是屬於中國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器物,距今已超過四千年。
這塊殘陶片呈三角形,正面清楚的刻畫出植物的莖葉,尤其是對葉子的細緻刻繪,讓我們可以依植物學的方法來分類:葉是羽狀複葉(Pinnately compound leaf),即側生各小葉排列在總葉軸成羽毛狀,類似某些蕨類植物的葉子(圖右)。葉子在莖或枝上排列的葉序則為互生(Alternate)。這說明工匠力求形似,依據實物刻畫,是「應物象形」的寫生,而非臨摹仿擬的「傳移模寫」,可說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植物寫生圖。
這植物寫生陶片正在文物館龍山文化區展示,同展櫃中還有近二十片刻紋黑陶片,有待您來細細的觀賞。(DRM)
龍山文化區
殘葉形紋黑陶片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對繪畫推崇至極,他認為上古時代書、畫同體,可以「成教化,助人倫」、「與六籍同功」,也就是賦予繪畫社會教育的功能。他更遍觀魏晉以降的存世名蹟,歸納出古人畫山水樹石的特點:「其畫山水,……,或水不容泛,或人大於山,率皆附以樹石。」也就是認為早期山水樹石是人物畫的點景,而非要角。
這是中國傳統畫論的看法,但隨著近代考古的發現,讓我們不斷改寫中國繪畫史,重新思索:中國繪畫的起源?中國山水畫的起源?以及中國何時開始「為藝術而藝術」等問題。
(左:殘葉形紋黑陶片 右:蕨類植物的羽狀複葉)
目前考古發現距今六千到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缽上刻了栩栩如生的野豬,五千至七千年前的仰韶彩陶則繪有人物、動物等圖案。今天我們要看的是刻畫在黑色陶片上的植物寫生圖(圖左),陶片出土於山東日照的瓦屋村,是屬於中國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器物,距今已超過四千年。
這塊殘陶片呈三角形,正面清楚的刻畫出植物的莖葉,尤其是對葉子的細緻刻繪,讓我們可以依植物學的方法來分類:葉是羽狀複葉(Pinnately compound leaf),即側生各小葉排列在總葉軸成羽毛狀,類似某些蕨類植物的葉子(圖右)。葉子在莖或枝上排列的葉序則為互生(Alternate)。這說明工匠力求形似,依據實物刻畫,是「應物象形」的寫生,而非臨摹仿擬的「傳移模寫」,可說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植物寫生圖。
這植物寫生陶片正在文物館龍山文化區展示,同展櫃中還有近二十片刻紋黑陶片,有待您來細細的觀賞。(DRM)
龍山文化區
殘葉形紋黑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