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留別李莊栗峯碑銘」拓片
重刻「留別李莊栗峯碑銘」(2012年趙鵬拍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莊舊址(2012年趙鵬拍攝)
「留別李莊栗峯碑銘」拓片
重刻「留別李莊栗峯碑銘」(2012年趙鵬拍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莊舊址(2012年趙鵬拍攝)
1  /  3

我東曰歸,我情依遲──留別李莊栗峯碑銘

我東曰歸,我情依遲──留別李莊栗峯碑銘(文物館週記012)

一九四六年五月一日史語所同仁鐫立「留別李莊栗峯碑銘」後離別李莊,至今已七十年了。史語所成立後,因時局動盪,歷經九次的遷徙。抗戰時「由首都而長沙,而桂林,而昆明,展轉入川」,一九四○年八月遷至四川南溪李莊栗峰上的板栗坳,「適兹樂土,爾來五年矣」,是史語所抗戰時期待過最久的地方。

  
左:「留別李莊栗峯碑銘」拓片                      右:重刻「留別李莊栗峯碑銘」(二○ㄧ二年趙鵬拍攝)

董作賓對當時的生活環境及研究工作有最生動、最有趣的描述:他說傅斯年「他忙著督促指導各部分的研究工作,他忙著審核論文,編印集刊,他已編成了集刊五大冊六十萬字的論文;他忙著和同事們討論每個人跟他自己要研究的問題;他忙著替朋友和同事們買藥、請大夫、治病;他忙著和朋友們擺龍門陣,討論天下國家大事,或者寫信給朋友吵嘴;他忙著到大廚房去拍蒼蠅,或者叫人鋤路旁的野草,把毛廁裡多撒石灰;他忙著為同事買米、買布、買肥皂等等。……。他老是這樣的忙著。」二○○八年史語所八十周年,王汎森所長重訪舊跡:「走在李莊鎮上,踏著古舊青石板,我才領悟到『紙上得來終是淺』,……一到當地,我們才知道板栗坳離鎮上還很遠,而且是位在一個相當孤獨隔絕的環境裡。」但在這樣的環境,董作賓、勞榦完成《殷曆譜》、《居延漢簡》等重要著作。

「我東曰歸,我情依遲。英辭未擬,惜此離思」,為記念這段艱苦歲月,離別前五十三位同仁集資同建「留別李莊栗峯碑銘」(圖左),碑額是董作賓(1895-1963)以甲骨文書「山高水長」,碑文由陳槃(1905-1999)撰,勞榦(1907-2003)書法,堪譽為「三絕碑」。原碑銘據傳在文革期間損壞,二○一一年二月四川翠屏區人民政府將史語所「李莊舊址」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十二月重立「留別李莊栗峯碑銘」(圖右),此照片為趙鵬女士拍攝,謹此致謝。(DRM)

歷史文物陳列館

附錄:碑銘釋文
山高水長
留別李莊栗峯碑銘
李莊栗峯張氏者,南溪望族。其八世祖煥玉先生,以前清乾隆間,自鄉之宋嘴移居于此。起家耕讀,致貲稱鉅富,哲嗣能繼,堂構煇光。本所因國難播越,由首都而長沙,而桂林,而昆明,展轉入川,適兹樂土,爾來五年矣。海宇沈淪,生民荼毒,同人等猶幸而有託,不廢研求。雖曰國家厚恩,然而使客至如歸,從容樂居,以從事于游心廣意,斯仁里主人暨諸軍政當道,地方明達,其為藉助,有不可忘者。今值國土重光,東邁在邇。言念別離,永懷繾綣。用是詢謀,僉同醵金伐石,蓋弇山有記,峴首留題,懿跡嘉言,昔聞好事。茲雖流寓勝緣,亦學府一時故實。不為鐫傳以宣昭雅誼,則後賢其何述?銘曰:
江山毓靈,人文舒粹,舊家高門,芳風光地。滄海驚濤,九州煎灼,懷我好音,爰來爰託。朝堂振滯,鐙火鉤沈,安居求志,五年至今。皇皇中興,泱泱雄武,鬱鬱名京,峨峨學府。我東曰歸,我情依遲。英辭未擬,惜此離思。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一日,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人:傅斯年,李方桂,李濟,凌純聲,董作賓,梁思永,岑仲勉,丁聲樹,郭寶鈞,梁思成,陳槃,勞榦,芮逸夫,石璋如,全漢昇,張政烺,董同龢,高去尋,夏鼐,傅樂煥,王崇武,楊時逢,李光濤,周法高,逯欽立,王叔岷,楊志玖,李孝定,何茲全,馬學良,嚴耕望,黃彰健,石鍾,張秉權,趙文濤,潘慤,王文林,胡占魁,李連春,蕭綸徽,那廉君,李光宇,汪和宗,王志維,王寶先,魏善臣,徐德言,王守京,劉淵臨,李臨軒,于錦繡,羅筱渠,李緒先同建。陳槃撰文,董作賓題額,勞榦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莊舊址(二○ㄧ二年趙鵬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