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飄洋過海來相遇-臺灣史料特展"海報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臺灣史料特展"海報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1  /  7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飄洋過海來相遇――臺灣原住民史料特展  

臺灣、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我們生息所在的海島是美麗的──因為它從周邊的海洋借來了感動與詩意。南島民族最先來到這塊美麗的大地。他們初無文字,腳踏實地,以其特有的智慧,感知自然的脈動,發展出和諧的生活。他們是這裏的先住民。千百年來,這座美麗之島不定時又接納了無數的其他海上行客。這些人有的來去匆匆;有的駐足長留,也在同一塊土地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活。後來者與先住民的遭遇,改變了島上的人文風情與地景地貌,也改變了先住民的生活內容。但是遭遇也為我們留下不同時空的記憶。本次特展嚴選本所珍藏的《臺灣民番界址圖》、《番社采風圖》以及20世紀初期所蒐集的臺灣原住民文物,為這些遭遇留下記憶。在那些既往遭遇的背後,深藏著數說不盡的海洋故事,邀請大家細心體會。

1.海海人生-臺灣原住民文物

臺灣原住民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南島語族。臺灣位處南島語族地理分布的最北界,其語言分類、早期歷史與族源關係,不但是語言學家、考古學家與人類學家積極探究的課題,有些學者更視臺灣為南島語族向海洋擴張的起點。

過去臺灣的殖民統治者,曾以優勢文化角度,給予臺灣原住民各種不同的蔑稱或誤稱。清代漢人,即區別原住民為「生番」、「熟番」,或稱「平埔番」、「高山番」、「化番」。日人據臺,先延續「生蕃」、「熟蕃」分類,後期才改稱「平埔族」、「高砂族」。國民政府遷臺後,以「山地同胞」作為官定稱呼,「平埔族」只留存在老人記憶與學術研究中;民國八十三年,則一律改稱「原住民」。臺灣目前現住原住民的人口數,約有四十八萬。(截至96年7月止)

臺灣原住民的分類,一向是學者研究的課題。在「高山族」與「平埔族」的大分類下,還可以再分出若干族群,前者如泰雅族、布農族,後者如噶瑪蘭族、西拉雅族。各族在社會組織、親屬制度、宗教儀式與風俗習慣等方面,差異甚大,是學術研究的最佳對象。

本區展出之文物,種類有生活用具、衣飾與武器,皆係林惠祥於民國18年來臺採集者。

2.文化衝擊-「番社采風圖」

臺灣原住民風俗圖不下十餘種,今日可考者有三本,當出於同一畫工或同一群畫師之手。本所藏帖風俗圖十七幅,地圖一幅,比之其他各帖最稱豐富。本圖冊係臺灣監察御史六十七巡視臺彎期間(1744-1747)命工繪製之原住民風俗圖。民國二十四年二月入藏,由義人羅斯(Ros)贈予民族學組。羅斯清末來華,任上海副領事,後任民族學組研究員。

本帖原題「臺番圖說」,經杜正勝研究,正名為「番社采風圖」。此帖雖然不敢謂為足本,然因畫境寫實,頗具史料價值,可資推考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面貌與文化特徵。

3.移動的邊界-臺灣民番界址圖

清乾隆二十五年間手墨寫彩繪本 (1760 A.D.)
清代治理臺灣,為了讓漢人與番人各居其方,使皆得安其所。一方面要維護原住民的地權,又唯恐漢人勾結原住民為亂,遂禁止漢人進入「番地」。分界即一般所說的「土牛紅線」,「紅線」指地圖上用紅筆劃的界線,在地表上則是築土作堆的「土牛」與挖出來的「土牛溝」做為有形的界線。官方的界線擋不住漢人入墾,年代一久,界址湮滅,清廷多次重新界定番界。此圖應是閩浙總督楊廷璋為清釐番界聘人所繪,請專人繪製後隨其奏摺上程朝廷,專供查閱當時釐清台灣番界之具體成果圖。圖中紅線即番民界舊界,藍線為民番新定界,更往難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