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攻背.命龜:晚商龜背甲特展
攻背.命龜:晚商龜背甲特展
1  /  1

攻背.命龜:晚商龜背甲特展

在大邑商的統治下,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已有長足的進步,然而面對未知的一切,商人仍仰賴占卜以溝通鬼神、預知諸事。作為靈物的龜甲、胛骨從活體物類轉化為占卜媒介,過程中經歷一系列的削磨、整治,以及圓鑽與長鑿的施作,方能進行灼兆與貞問。本展覽將帶著大家了解龜甲整治的物質層面,並著重於較少被關注的背甲身上,試著從目前被保留下的占卜背甲,一窺其型態與變化。
晚商常見的卜材
商人占卜的媒介中,最常使用的是牛肩胛骨以及龜甲。而龜甲又以腹甲最為常見,其原因可能是腹甲較背甲平整,並且容易施作鑽鑿。

【占卜用的牛肩胛骨之整治】包含削去反面直立的脊骨、鋸切原來橢圓骨臼背面形成臺階狀、切削出臼角、磨光甲骨表面。

【占卜用的腹甲】主要是從靠近龜背邊處鋸開,甲橋留在腹甲左右兩側。鋸切完成後,還需刮削表面的膠質鱗片,並施以錯磨,使原本高厚不平處變得平薄且光滑。甲橋與腹甲的連接處常經過磨削,多呈現鈍角或近於直角。

牛肩胛骨
龜腹甲
牛肩胛骨
龜腹甲
1  /  2
龜背甲的整治
藉由與原龜背甲型態進行對照,目前可將作為占卜用的背甲依照整治後的形制區分為「未鋸開」(完整背甲)、「扇形」(剖半背甲)、「改製」(經削鋸)等三類。

一、【未鋸開龜背甲】目前遺留下的占卜用背甲多半是鋸開的,未鋸者相當稀少,間接顯示未鋸開的背甲不易用於占卜。

二、【扇形龜背甲】從脊甲處鋸分為二,是最常見的龜背甲整治方式,部分會將突出的邊甲進行削鋸,而根據背甲記事刻辭的線索,已鋸分為二的背甲,在納貢之時是以「屯(對)」為單位,即以兩扇形為一對,因此也可知道當時非以活龜進貢。判斷扇形背甲的左、右,可依龜背甲的外型或是卜兆方向。

三、【改製龜背甲】改製背甲指被削鋸成橢圓形,並鑽有圓孔者,因為其形狀類似鞋底,故又被稱作「鞋底形背甲」。改製背甲在目前可見的甲骨之中為數相當稀少,然而在歷史語言研究所發掘的YH127坑中,目前依據學者研究與綴合,共已發現14版,是少數大量存在改製背甲的甲骨坑。改製背甲上都存在圓孔,其作用目前有兩種主流說法:(1)龜冊說:即將數片穿起成冊;(2)儲存說:穿孔之後,儲存以待用。另外,根據鑽鑿有避開圓孔的現象,可知圓孔的施作時間早於鑽鑿。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龜背甲的整治
1  /  8
習刻龜背甲
甲骨文的內容多為紀錄占卜過程與結果的「卜辭」,少部份為記事或習刻等「刻辭」。負責契刻甲骨文的刻手必須經過反覆練習,才能刻出流暢優美的字體,這些練習的字跡稱為「習刻」。極少數甲骨上可以看到在正式占卜前,這些習刻會被刮除。
習刻龜背甲
習刻龜背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