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的動物園(四)游龍戲水──中柱旋龍盂(文物館週記098)
這是出土考古「唯二」,有游龍在追逐戲水的水器。器身中間為柱狀,上端是六瓣的花形,四條龍圍繞花朵,昂首挺胸,追逐旋轉,四條龍的下半身則連結在一起,形成轉盤,因此訂名為「中柱旋龍盂」(圖左)。
左:中柱旋龍盂 右:器內的中柱旋龍
「盂」的命名是根據有自名的銅器,例如文物館現正展出的「寢小室盂」就是自名器之例。其特徵為橫剖面為圓形,敞口,口沿較寬並向外侈,方唇,深腹,腹壁斜直,近底部圓曲內縮,平底,圈足,上腹部有向上彎的附耳。
這兩件中柱旋龍盂出土於西北岡1005號祭祀坑,其器形相近,皆敞口外侈(大口向外撇),器身除口沿下有一圈雲雷紋外,其餘皆素面無紋。圈足飾三組獸面紋,另有三個十字形孔(此為鑄造銅器時陶範相互扣合固定用)。上腹部有兩繩索狀的上彎附耳,附耳與器腹是利用二次澆鑄接合(即附耳與器腹先分別鑄造完成,再接合進行第二次鑄接)。
器底中間立一圓柱:頂部中空,呈六角花瓣形,花瓣中間突起,有四個瓜籽狀的鏤空;下部則為封底的實心柱。柱身中間套四屈身回首的盤龍,龍首朝逆時針方向。四盤龍兩兩相對,龍角呈瓶形角及錐狀角兩種,龍身飾雲雷紋。四盤龍與柱身以環套合,所以可撥轉(圖右)。
石璋如(1902-2004)在出土報告說:中柱旋龍盂是「前無古遺,後無來者,只有這兩件」。關於其功能,他整理眾家的說法有:「殷燈說」、「觀賞水器說」、「龍治水說」等,最後他提出是「取水」用的水器:「本墓的人員與器皿都與水火有關,就是取水取火祭祀之用」,水器以旋龍盂為主,希望從龍嘴內吐出水來(取水用),吐出的水再儲於較大的「夔龍紋盂」(儲水用)中。也就是將該墓出土的三個銅盂分成「取水」和「儲水」兩種功用的水器。(DRM)
⇨殷墟文化區──中柱旋龍盂
這是出土考古「唯二」,有游龍在追逐戲水的水器。器身中間為柱狀,上端是六瓣的花形,四條龍圍繞花朵,昂首挺胸,追逐旋轉,四條龍的下半身則連結在一起,形成轉盤,因此訂名為「中柱旋龍盂」(圖左)。
左:中柱旋龍盂 右:器內的中柱旋龍
「盂」的命名是根據有自名的銅器,例如文物館現正展出的「寢小室盂」就是自名器之例。其特徵為橫剖面為圓形,敞口,口沿較寬並向外侈,方唇,深腹,腹壁斜直,近底部圓曲內縮,平底,圈足,上腹部有向上彎的附耳。
這兩件中柱旋龍盂出土於西北岡1005號祭祀坑,其器形相近,皆敞口外侈(大口向外撇),器身除口沿下有一圈雲雷紋外,其餘皆素面無紋。圈足飾三組獸面紋,另有三個十字形孔(此為鑄造銅器時陶範相互扣合固定用)。上腹部有兩繩索狀的上彎附耳,附耳與器腹是利用二次澆鑄接合(即附耳與器腹先分別鑄造完成,再接合進行第二次鑄接)。
器底中間立一圓柱:頂部中空,呈六角花瓣形,花瓣中間突起,有四個瓜籽狀的鏤空;下部則為封底的實心柱。柱身中間套四屈身回首的盤龍,龍首朝逆時針方向。四盤龍兩兩相對,龍角呈瓶形角及錐狀角兩種,龍身飾雲雷紋。四盤龍與柱身以環套合,所以可撥轉(圖右)。
石璋如(1902-2004)在出土報告說:中柱旋龍盂是「前無古遺,後無來者,只有這兩件」。關於其功能,他整理眾家的說法有:「殷燈說」、「觀賞水器說」、「龍治水說」等,最後他提出是「取水」用的水器:「本墓的人員與器皿都與水火有關,就是取水取火祭祀之用」,水器以旋龍盂為主,希望從龍嘴內吐出水來(取水用),吐出的水再儲於較大的「夔龍紋盂」(儲水用)中。也就是將該墓出土的三個銅盂分成「取水」和「儲水」兩種功用的水器。(DRM)
⇨殷墟文化區──中柱旋龍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