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南專為內心蠢蠢欲動、躍躍欲試,對過去懷抱理想,想要穿越過去一展雄才抱負之人所寫。
上集傳送門→ 東周穿越指南:基礎生活篇(上)Q2. 穿越注意事項之要用什麼東西煮飯?
鼎、鬲(音同力)、甗(音同演)都是常見的烹煮用器。
鼎可用於烹煮食物或湯(熱水),也可以盛肉與調味品。許慎《說文解字.鼎部》:「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從造型來看,鼎是一種附有三隻長腳的半圓形球體,球體內盛裝食物,下方支撐的三足中間空心處可用來燒火烹煮,鼎上的兩耳,可以用棍狀物貫穿雙耳,抬舉移動大鼎。
琉璃閣60號墓《波帶紋列鼎》
抬鼎的棍狀物稱「鉉」,較小而輕巧的鼎也可以使用「鼎勾」來移動。
曾侯乙墓出土之「鼎勾」,圖片出自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鬲與鼎的用途類似,同樣具有三足,比較大的差別是,鼎的腹部與足部可以明顯區分,鬲則是腹足不分。青銅鬲的器型原於陶器,楚紀南城、曲阜魯國故城出土的主要炊器都是陶鬲,推測地位較低的庶民多使用陶鬲烹煮食物,地位較高者才使用銅鬲。
竊曲紋鬲,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甗類似於今日的電鍋,分成上下兩部分,下方「鬲」用於煮水,水形成蒸汽,通過墊片,蒸熟位於上方「甑」中的食物。(在文物館週記110期中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去複習一下喔~)
夔龍紋甗,小屯宮殿宗廟區331號墓
在較晚期、時間已達戰國初期的山彪鎮1號墓中,還出現了十分可愛的「短腳鼎」!鼎足較短,難以在鼎下方直接生火煮食,這種短腳鼎的出現,推測當時已有類似「灶」的設施,直接以灶生火,就不需要設計高足的大鼎了!既節省了銅料使用量,又增加了便利性!
煮完食物,要如何吃呢?可不能用手直接抓取!
烹飪完食物,會以「勺」或「耙」撈取食物,並以「匕」取食。匕有點像現在的湯匙,常見的匕有兩種,拿取食物的那一端一種呈現橢圓狀,一種頂端橢圓而尖銳,做成尖銳狀,方便戳取肉類。(HJW)
山彪鎮1號墓《雲雷紋列鼎》,一旁的勺與鼎同出,勺有銎,銎內有遺留木頭痕跡,可以知道原來上方還有安裝木柄,以防拿取熱食時過燙。
耙,山西太原趙卿墓出土,圖像出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晉國趙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匕(橢圓頭),山彪鎮一號墓中與鬲同出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匕,頭較尖銳。圖片出自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
*火焰與火鍋料素材源自:Flame vector created by freepik -www.freepik.com>Vegetables vector created by macrovector -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