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陶鬹
品 名:紅陶鬹
典 藏 號:R018036
尺 寸:高28.2、口徑7.8、腹徑15.3公分
時 代:山東龍山文化
出土地點:山東兩城鎮瓦屋村20號墓
描 述:表面塗紅色彩衣。上部前有上仰的流口,後有斜翹的凸出口沿。腹部鼓起,有兩道凸弦紋。下部為三袋足。前胸及流口的尾端兩側,各有一個鉚釘狀突起。腹部把手呈繩索狀(圖一 ) 。
美術考古學家劉敦愿(1918-1997)於一九五九年根據清代畫家高鳳翰的一幅畫,「按圖索驥」找到一處古代遺址──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此為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重要遺址。高鳳翰(1683-1748),字西園,號南村,是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其人山水花鳥畫具工,並擅「指畫」(以指頭作畫),家鄉就在三里河村。這幅畫裡有一件陶器,上插花卉,畫中的陶器正是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300年到4500年前,山東龍山文化的前身)及山東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陶鬹(ㄍㄨㄟ)。劉敦愿就是根據畫中陶鬹和題記,到高鳳翰的故里找到出土這件陶鬹的遺址。
一九三○年代本所發掘山東歷城龍山鎮的城子崖遺址,出土了最早經科學考古發掘的陶鬹,考古報告《城子崖》依據《說文解字‧鬲部》的解說,首次將此類器物命名為陶鬹,並為之後的學者所沿用。這也是本所在考古學上的一個小貢獻。陶鬹有向上仰的流口,鋬(ㄆㄢˋ,即把手)呈繩索狀;下半部是鬲(ㄌㄧˋ),由三個肥大的袋足(袋狀的足部)組成。其功用,有裝酒水或炊事的用具之說,但我認為古人不會將器物僅限於某一種功用。順道一提,有一種古代的蒸籠:甗(ㄧㄢˇ),其下半部也是「鬲」,且「鬹」和「甗」這兩個字的下半部也都是「鬲」字,可能代表造字上的「形符」。
從城子崖遺址的陶鬹出土以來,至今有一百多處遺址出土了陶鬹:東起海濱,西至陜西;北自遼東半島,南抵廣東嶺南。其地域相當廣泛,但分布地點卻不平均。主要還是集中在山東和江蘇北部,其他地區只有零星出土。山東地區出土的陶鬹不但數量多,且開始的年代最早,形制也複雜,可知山東地區是陶鬹的起源地(即古代稱為東夷的地區,東夷是崇尚鳥的民族,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陶鬹的外形有如一隻鳥)。其他散見於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則是史前先民集中和活動的地區,除此之外的地區就不見蹤影。所以,陶鬹亦是中國史前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圖二)。
時代最早的陶鬹出現於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約5500年,此時的陶鬹特點是:流口短;圓腹或扁圓腹;三實足,非中空足(圖三)。龍山文化階段是陶鬹的鼎盛時期,有多種色澤(龍山文化展區就有黃色、褐色和紅色)和造型。最主要的特徵是:向上仰的流口、繩狀的鋬、較粗的頸部及三個肥大的袋足,袋足上部大都飾凸弦紋。龍山文化區展出的三件陶鬹(R018034-36),是本所於一九三六年在山東日照兩城鎮瓦屋村所發掘的。這三件陶鬹皆具有以上的特徵,且在腹部,即三袋足上方都有兩道凸弦紋。值得注意是陶鬹的口部皆有向外凸出的唇,推測原來應有蓋子。
商代遺址中還沒有發現陶鬹的蹤跡,但有外型較類似的陶盉(ㄏㄜˊ)和銅盉。陶鬹是否被「盉」所取代,或者演變成「盉」,這是有待探討的問題。高廣仁和邵望平把封頂(頂部封閉)的陶盉視為陶鬹的一種特型,所謂封頂盉和陶鬹的相異之處是頂部封閉,頂蓋上前有管狀的流、後有口。這種封頂的陶盉,杜金鵬稱為「封頂盉」,納入「盉」這種器類;李先登則歸入「鬹」的器類,並將銅製的鬹命名為「青銅鬹」。顯然學者間對其歸類和演變尚有不同的見解。
每一種文物都有其生命期,有些文物可謂源遠流長,如鼎形器,從新石器時代到現代廟宇裡的香爐都可以看到;有些器物則「曇花一現」,如陶鬹,只短暫的存於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不被商朝所「容納」,這或許與他代表的「東夷」身分有關,非我(商)族類。所以,器物生命期的長短是否有道理可言,是其本身功能或象徵的簡窳;還是被外來的強勢文化所特意屏除掉的。無解。寫到這裡,讓我想到曾流行一時的PDA手機,當各家大小廠商競相推陳出新時,有誰能預測到這類「器物」今天會完全消失,是其功能或造型被其他機種所取代;還是被類似蘋果智慧型手機這種強勢的機種所消滅呢(其實我們也無法預測智慧型手機的下場)。有趣的是最近蘋果推出IPhone4S,如果你問蘋果迷第一代到第四代手機的差別,他一定可以鉅細靡遺的告訴你;但是即便你問一位專門研究陶器類型演變的藝術史學家或考古學家說:「你可以分辨出大汶口文化到龍山文化陶鬹的差異和演變嗎?」,我想答案可能是:「嗯!我查查看」。
(丁瑞茂)
參考資料:
傅斯年等著,李濟編,《城子崖——山東歷城縣龍山鎮之黑陶文化遺址》(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4)
劉敦愿,〈根據一張古畫尋找到的龍山文化遺址——山東膠縣北三里河遺址調查小記〉,《文史哲》1963.2:37-41
邵望平 ,〈銅鬹的啟示〉,《文物》1980.2:86-89
高廣仁、邵望平,〈史前陶鬹初論〉,《考古學報》1981.4:427-459
杜金鵬,〈封頂盉研究〉,《考古學報》1992.1:1-34
李先登,〈試論青銅鬹〉,《中原文物》2008.4:56-59,104
典 藏 號:R018036
尺 寸:高28.2、口徑7.8、腹徑15.3公分
時 代:山東龍山文化
出土地點:山東兩城鎮瓦屋村20號墓
描 述:表面塗紅色彩衣。上部前有上仰的流口,後有斜翹的凸出口沿。腹部鼓起,有兩道凸弦紋。下部為三袋足。前胸及流口的尾端兩側,各有一個鉚釘狀突起。腹部把手呈繩索狀(圖一 ) 。
美術考古學家劉敦愿(1918-1997)於一九五九年根據清代畫家高鳳翰的一幅畫,「按圖索驥」找到一處古代遺址──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此為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重要遺址。高鳳翰(1683-1748),字西園,號南村,是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其人山水花鳥畫具工,並擅「指畫」(以指頭作畫),家鄉就在三里河村。這幅畫裡有一件陶器,上插花卉,畫中的陶器正是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300年到4500年前,山東龍山文化的前身)及山東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陶鬹(ㄍㄨㄟ)。劉敦愿就是根據畫中陶鬹和題記,到高鳳翰的故里找到出土這件陶鬹的遺址。
一九三○年代本所發掘山東歷城龍山鎮的城子崖遺址,出土了最早經科學考古發掘的陶鬹,考古報告《城子崖》依據《說文解字‧鬲部》的解說,首次將此類器物命名為陶鬹,並為之後的學者所沿用。這也是本所在考古學上的一個小貢獻。陶鬹有向上仰的流口,鋬(ㄆㄢˋ,即把手)呈繩索狀;下半部是鬲(ㄌㄧˋ),由三個肥大的袋足(袋狀的足部)組成。其功用,有裝酒水或炊事的用具之說,但我認為古人不會將器物僅限於某一種功用。順道一提,有一種古代的蒸籠:甗(ㄧㄢˇ),其下半部也是「鬲」,且「鬹」和「甗」這兩個字的下半部也都是「鬲」字,可能代表造字上的「形符」。
從城子崖遺址的陶鬹出土以來,至今有一百多處遺址出土了陶鬹:東起海濱,西至陜西;北自遼東半島,南抵廣東嶺南。其地域相當廣泛,但分布地點卻不平均。主要還是集中在山東和江蘇北部,其他地區只有零星出土。山東地區出土的陶鬹不但數量多,且開始的年代最早,形制也複雜,可知山東地區是陶鬹的起源地(即古代稱為東夷的地區,東夷是崇尚鳥的民族,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陶鬹的外形有如一隻鳥)。其他散見於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則是史前先民集中和活動的地區,除此之外的地區就不見蹤影。所以,陶鬹亦是中國史前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圖二)。
時代最早的陶鬹出現於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約5500年,此時的陶鬹特點是:流口短;圓腹或扁圓腹;三實足,非中空足(圖三)。龍山文化階段是陶鬹的鼎盛時期,有多種色澤(龍山文化展區就有黃色、褐色和紅色)和造型。最主要的特徵是:向上仰的流口、繩狀的鋬、較粗的頸部及三個肥大的袋足,袋足上部大都飾凸弦紋。龍山文化區展出的三件陶鬹(R018034-36),是本所於一九三六年在山東日照兩城鎮瓦屋村所發掘的。這三件陶鬹皆具有以上的特徵,且在腹部,即三袋足上方都有兩道凸弦紋。值得注意是陶鬹的口部皆有向外凸出的唇,推測原來應有蓋子。
商代遺址中還沒有發現陶鬹的蹤跡,但有外型較類似的陶盉(ㄏㄜˊ)和銅盉。陶鬹是否被「盉」所取代,或者演變成「盉」,這是有待探討的問題。高廣仁和邵望平把封頂(頂部封閉)的陶盉視為陶鬹的一種特型,所謂封頂盉和陶鬹的相異之處是頂部封閉,頂蓋上前有管狀的流、後有口。這種封頂的陶盉,杜金鵬稱為「封頂盉」,納入「盉」這種器類;李先登則歸入「鬹」的器類,並將銅製的鬹命名為「青銅鬹」。顯然學者間對其歸類和演變尚有不同的見解。
每一種文物都有其生命期,有些文物可謂源遠流長,如鼎形器,從新石器時代到現代廟宇裡的香爐都可以看到;有些器物則「曇花一現」,如陶鬹,只短暫的存於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不被商朝所「容納」,這或許與他代表的「東夷」身分有關,非我(商)族類。所以,器物生命期的長短是否有道理可言,是其本身功能或象徵的簡窳;還是被外來的強勢文化所特意屏除掉的。無解。寫到這裡,讓我想到曾流行一時的PDA手機,當各家大小廠商競相推陳出新時,有誰能預測到這類「器物」今天會完全消失,是其功能或造型被其他機種所取代;還是被類似蘋果智慧型手機這種強勢的機種所消滅呢(其實我們也無法預測智慧型手機的下場)。有趣的是最近蘋果推出IPhone4S,如果你問蘋果迷第一代到第四代手機的差別,他一定可以鉅細靡遺的告訴你;但是即便你問一位專門研究陶器類型演變的藝術史學家或考古學家說:「你可以分辨出大汶口文化到龍山文化陶鬹的差異和演變嗎?」,我想答案可能是:「嗯!我查查看」。
(丁瑞茂)
參考資料:
傅斯年等著,李濟編,《城子崖——山東歷城縣龍山鎮之黑陶文化遺址》(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4)
劉敦愿,〈根據一張古畫尋找到的龍山文化遺址——山東膠縣北三里河遺址調查小記〉,《文史哲》1963.2:37-41
邵望平 ,〈銅鬹的啟示〉,《文物》1980.2:86-89
高廣仁、邵望平,〈史前陶鬹初論〉,《考古學報》1981.4:427-459
杜金鵬,〈封頂盉研究〉,《考古學報》1992.1:1-34
李先登,〈試論青銅鬹〉,《中原文物》2008.4:56-5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