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下地—由漢代畫象看漢代「車馬出行」的禮俗
講題:上天下地—由漢代畫象看漢代「車馬出行」的禮俗
講者:劉增貴先生
時間:2004年09月18日
摘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針對館藏主題,將於本(9)月18日由該所研究員劉增貴先生主講:上天下地—由漢代畫象看漢代「車馬出行」的禮俗。
漢代人(西元前206-西元220年)喜歡利用雕刻或壁畫方式來裝飾墓室和祠堂,這些裝飾包括畫象石、畫象磚、墓室壁畫等等。在墓室和祠堂的刻畫內容包羅萬象,細細研究,一則可透露出漢代人的神仙思想:鬼神、異獸、祥瑞,二則可瞭解當時日常生活的情景,例如人物、建築風格、車馬型態、歷史故事、田獵、農牧、娛樂等關於生活的描述。因此,漢代畫象是了解漢代社會、信仰、建築和生活文化史的重要材料之一。
史語所也收藏為數不少的漢代畫象的拓片,部分拓片也展示於本館「豐碑拓片」區。收藏品主要是以山東、河南、四川、江蘇等地的拓片為主,大部分為民國二十年代前期所蒐購,少數為捐贈品或本所人員調查時所拓製。這批藏品的品質佳、少數未被著錄者,對學術研究頗有助益。
本所研究員劉增貴先生對於中國古代生活禮俗史的研究極有興趣,尤其是有關「門」與「行」這兩個議題。藉此探討器物與社會、空間與人群的關係,以及所涉及的禮俗與信仰。本館今年度的通俗演講系列六,非常榮幸請到劉先生來講解漢代畫象中「車馬出行」圖所代表的意義。
中國古代認為車是宇宙的象徵,蓋圓象天,輿方象地,而載人居中(車又音「居」)。故在古人的想象中,車也通行於三界。漢代畫象的「車馬出行」大約也可分天地人等三類:第一類,車馬作為升天之具,漢畫中墓主乘車馬升天的圖象,也有天帝(天公)、河伯等出行車列。第二類,車馬作為下地之具,漢畫多出墓葬,所描寫多死後世界,例如喪葬行列、車馬臨闕(「車馬出行圖」)、懸車圖、出遊圖。最後一類就以人世而言,故事中的車馬,一則與故事情節相關,另一則是描寫生前出行車隊。這些圖象曾經被認為是反映死者生前的生活,代表了其社會地位。然而畫象往往是真實與想像的交錯,真實中有想像,想像中有真實,而其象徵意義更超出具體生活之外,並隨場景而不同。
從禮俗的角度看,無論升天入地或人世出行,都互有關連。漢代人想像的死後世界,其仙界天堂正是以一個個理想家園的方式呈現。「靈第」之「神門」正在「天門」之內,兩者雖有分別,終為一體。從出行隊伍與儀式看在漢代也用於人世遠行祝餞之詞中,以象徵諸神護佑,出行平安。而人世出行隊伍之警蹕之俗,亦通於天地。至於喪葬入宅的「祖道」(祭祀道路)之俗,與生時出行之「祖道」相類,反映了當時人出行的觀念。
講者:劉增貴先生
時間:2004年09月18日
摘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針對館藏主題,將於本(9)月18日由該所研究員劉增貴先生主講:上天下地—由漢代畫象看漢代「車馬出行」的禮俗。
漢代人(西元前206-西元220年)喜歡利用雕刻或壁畫方式來裝飾墓室和祠堂,這些裝飾包括畫象石、畫象磚、墓室壁畫等等。在墓室和祠堂的刻畫內容包羅萬象,細細研究,一則可透露出漢代人的神仙思想:鬼神、異獸、祥瑞,二則可瞭解當時日常生活的情景,例如人物、建築風格、車馬型態、歷史故事、田獵、農牧、娛樂等關於生活的描述。因此,漢代畫象是了解漢代社會、信仰、建築和生活文化史的重要材料之一。
史語所也收藏為數不少的漢代畫象的拓片,部分拓片也展示於本館「豐碑拓片」區。收藏品主要是以山東、河南、四川、江蘇等地的拓片為主,大部分為民國二十年代前期所蒐購,少數為捐贈品或本所人員調查時所拓製。這批藏品的品質佳、少數未被著錄者,對學術研究頗有助益。
本所研究員劉增貴先生對於中國古代生活禮俗史的研究極有興趣,尤其是有關「門」與「行」這兩個議題。藉此探討器物與社會、空間與人群的關係,以及所涉及的禮俗與信仰。本館今年度的通俗演講系列六,非常榮幸請到劉先生來講解漢代畫象中「車馬出行」圖所代表的意義。
中國古代認為車是宇宙的象徵,蓋圓象天,輿方象地,而載人居中(車又音「居」)。故在古人的想象中,車也通行於三界。漢代畫象的「車馬出行」大約也可分天地人等三類:第一類,車馬作為升天之具,漢畫中墓主乘車馬升天的圖象,也有天帝(天公)、河伯等出行車列。第二類,車馬作為下地之具,漢畫多出墓葬,所描寫多死後世界,例如喪葬行列、車馬臨闕(「車馬出行圖」)、懸車圖、出遊圖。最後一類就以人世而言,故事中的車馬,一則與故事情節相關,另一則是描寫生前出行車隊。這些圖象曾經被認為是反映死者生前的生活,代表了其社會地位。然而畫象往往是真實與想像的交錯,真實中有想像,想像中有真實,而其象徵意義更超出具體生活之外,並隨場景而不同。
從禮俗的角度看,無論升天入地或人世出行,都互有關連。漢代人想像的死後世界,其仙界天堂正是以一個個理想家園的方式呈現。「靈第」之「神門」正在「天門」之內,兩者雖有分別,終為一體。從出行隊伍與儀式看在漢代也用於人世遠行祝餞之詞中,以象徵諸神護佑,出行平安。而人世出行隊伍之警蹕之俗,亦通於天地。至於喪葬入宅的「祖道」(祭祀道路)之俗,與生時出行之「祖道」相類,反映了當時人出行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