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歷史文物陳列館大事紀(年表)
歷史文物陳列館大事紀(年表)
1  /  1

歷史文物陳列館大事紀(年表)

歷史文物陳列館大事紀

時間
事件標題/內容
1928年7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研院史語所)成立
1928年7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廣州中山大學成立,10月22日遷入廣州柏園,始有獨立所
址。
1928年10月13日
中研院史語所進行殷墟發掘工作
1928年10月13日史語所於安陽進行第一次殷墟發掘,由董作賓主持。至1937年史語所於殷墟共進行15次發掘。
1929年8月 
中研院史語所接管北平歷史博物館
史語所短暫接管北平歷史博物館,1929年9月改組為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1931年2月21日
中研院史語所舉辦殷墟、城子崖出土古器物展覽
史語所於「國立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南京本院展覽殷墟及城子崖出土古器物。
1933年4月
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
1933年史語所接受委託成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自抗戰前至抗戰結束的十多年間兩單位關係密切,合作進行多次考古發掘和民族學調查。
1936年中央博物院理事會訂定「中央博物院與中央研究院合作暫行辦法」,明定兩機構研究科目與陳列場所。
1949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史語所遷臺,與北平故宮博物院合併成立「國立中央、故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1965年改制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1935年4月9日
中研院史語所獲第壹號採取古物執照
內政部和教育部合發給史語所第壹號「採取古物執照」。執照申請人為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長蔡元培,發掘工作領隊為梁思永。
1935年11月28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史語所參加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於倫敦柏林頓府舉辦之「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展覽殷墟及濬縣辛村出土古器物百件。
1937年4月1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史語所參加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於南京國立美術陳列館展覽安陽侯家莊、西北岡及小屯出土古器物。
1940年1月2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莫斯科中國藝術展覽會
史語所參加俄羅斯莫斯科國家東方文化博物館主辦之「中國藝術展覽會」(Выставка «Искусство Китая»),展出殷墟出土器物40件及發掘工作相片80幀。展覽於1941年移至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後因德國進攻蘇聯中止,至1942年展品運返國門。
1941年6月9日
中研院十三週年紀念展
1940年8月史語所為躲避中日戰爭空襲,遷至四川南溪李莊板栗坳。1941年6月9日在此舉辦中研院十三週年紀念展覽與演講會,解說研究工作內容。
1942年12月25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第三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史語所參加教育部「第三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在重慶展出殷墟各期甲骨文字圖片,由董作賓規劃,挑選50件甲骨及其書法作品。
1948年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遷臺
1948年冬,政府兵艦護送史語所文物抵臺,後暫置楊梅鎮火車站倉庫。
1954年7月
中研院遷至南港現址
1954年中研院於南港現址營建院區,7月史語所倉庫兼圖書室落成,後為提供外賓參觀,於倉庫東南角設置簡易陳列室。
1958年4月10日
中研院第三屆院士會議文物展覽
史語所考古館落成啟用,1979年改稱「李濟紀念館」,之後改稱「臺灣考古館」。館舍二樓為陳列室,一樓為技術研究的研究室和倉庫。
1958年4月10日中研院第三屆院士會議在此舉行,陳列室同時展示古代文物及中國文字三千三百年特展。
1958年6月8日
中研院卅週年院慶展
慶祝中研院成立卅週年,考古館陳列室對外開放展覽。
1961年10月10日
中研院舉辦開國五十年慶祝展
慶祝開國五十年,中研院於考古館陳列室對外開放史料展覽,內容包含史語所藏古器物、善本書、明清檔案,近史所藏中國外交檔案,及胡適院長珍藏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1962年4月21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西雅圖21世紀博覽會
史語所參加美國西雅圖21世紀博覽會(Century 21 Exposition),展覽殷墟出土玉象一尊。
1962年4月22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紐約世界博覽會
史語所參加美國紐約世界博覽會(New York World's Fair),展覽殷墟出土石虎及甲骨等,暨中國文字演進圖文介紹。
1965年10月
中研院史語所自美國運回居延漢簡
史語所陳仲玉先生自美國國會圖書館提出寄存的居延漢簡,與紐約世界博覽會展品一併運回考古館。1966年1月,監察院、立法院、教育部、經濟部、外交部、中央圖書館與史語所共同組成點驗小組,完成居延漢簡開箱點收工作。
1965年11月9日
中研院史語所舉辦國父百年誕辰紀念展
紀念國父百年誕辰,考古館陳列室對外開放展覽。第一陳列室展出新石器時代及殷商出土古器物,並正式開放第二陳列室,展出兩周及漢唐文物。
1967年10月
中研院史語所殷墟文物借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史語所出借殷墟西北岡1001大墓文物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此後兩單位續有研究陳列合作關係。
1968年10月22日
中研院史語所四十週年業績展
史語所慶祝成立四十週年,於考古館舉辦業績展覽,設有7間展室,主題分別為史前殷商、周漢魏隋唐、所史、明清檔案及碑帖、民族調查、甲骨及出版品陳列販售。
1975年10月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中國海內外宗親文物展
史語所參加中國海內外宗親文物展,於考古館第一陳列室展覽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殷墟文物,第二陳列室展覽兩周文物、漢代木簡。
1978年7月12日
中研院五十週年院慶展
慶祝中研院成立五十週年,並配合第十三次院士會議,考古館陳列室舉辦明清檔案與考古文物特展。
1981年1月
中研院史語所興建歷史文物陳列館(文物館)
中研院展開第一個五年發展計畫,史語所申請專款興建包括陳列室、工作室、研究室、會議室等的七層樓文物陳列館一棟,於1983年動工,1986年落成,由王大閎建築師設計。
1986年4月中研院議定設置文物陳列館主任。
1986年6月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大樓啟用
1986年6月,文物館大樓啟用,一、二樓為展覽室,三樓古物倉庫及修護實驗室與工作室,四樓明清檔案工作室、語音實驗室、董作賓先生紀念室及骨骼標本室,五至七樓為行政中心及研究室。
展覽室一樓為歷史文書展示,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善本書、明清檔案及中國西南民族文書和生活圖片。二樓展示考古標本,有殷墟發掘、西周及戰國墓葬發掘、居延漢簡、北魏至唐代壁畫與墓碑、隋至宋代陶瓷器、臺灣考古發現及Mortillet藏品等。
1993年4月18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董作賓百年紀念文物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董作賓百年紀念文物展」,史語所借展殷墟甲骨、青銅、玉器等數十件出土古器物。
1997年3月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閉館整修
文物館閉館進行內部整修維護,以「新學術」為核心概念重新規劃展示。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協助對外募款,特邀企業家前來參觀,事後並獲捐款。
1998年10月
中研院史語所出版文物精選錄
史語所慶祝七十週年,出版《來自碧落與黃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精選錄》。
1998年10月20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法國「帝國的回憶」特展
史語所4件殷墟文物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參加法國巴黎大皇宮「帝國的回憶」(Tresors du Musee national du Palais, Taipei: Memoire d'empire)展覽。
2002年6月26日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重新開館
文物館歷經5年維護工程重新開館。此後固定每週三、六09:30-16:30對外開放參觀,又於2017年4月起增加每週日開館。
重新規劃的展場一樓為考古空間,以時間為軸,包括龍山文化、殷商、西周、東周等相延續的上古文明。二樓歷史空間以史料類型區分為居延漢簡、珍藏圖書、內閣大庫檔案、中國西南民族、豐碑拓片、臺灣史料6大主題及特展區;各區由本所各領域研究人員撰文詮釋文物歷史脈絡與文化意涵。室內空間為李瑋珉建築師設計。
2007年1月5日
中研院史語所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辦「載馳載驅:小屯商代車馬坑器物特展」
史語所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辦「載馳載驅:小屯商代車馬坑器物特展」,展覽殷墟車馬坑出土文物113件。
2011年10月18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
紀念建國百年,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邀集國內9個人類學相關機構合辦「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巡迴臺灣各地人類學博物館,首站為國立台灣博物館;史語所借展田野調查工具、考古出土品等文物。
2012年10月19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
史語所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國北京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河南博物院等機構合辦「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展覽殷墟文物232件;此為兩岸典藏殷墟出土器物首度合璧展出。
2014年12月10日
中華郵政發行「中華古代文物郵票:殷墟」
中華郵政精選8件史語所殷墟出土古器物,發行「中華古代文物郵票:殷墟」特種郵票。文物館並舉辦「暢郵殷墟:郵票中的殷墟文物」特展。
2015年5月22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鼎立三十:看先民鑄鼎鎔金的科學智慧」特展
史語所與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中國湖北省博物館等機構合辦「鼎立三十:看先民鑄鼎鎔金的科學智慧」特展,展覽殷墟出土青銅器。
2016年10月28日
蔡英文總統參訪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
蔡英文總統參訪文物館。
2018年12月12日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舉辦「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多媒體展覽
策劃文物館第一個多媒體展覽「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運用AR擴增實境,將實體空間變成「虛實漫遊」的場地。
2019年5月15日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辦「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
文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辦「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展出東周時代鄭國與晉國墓葬的出土古器物。
2020年12月3日
中研院史語所參加德國「此命當何:歐亞的卜術、數術與神術」特展
史語所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德國日耳曼國家博物館、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國際人文學院等機構合辦「此命當何:歐亞的卜術、數術與神術」(Zeichen der Zukunft: Wahrsagen in Ostasien und Europa)特展,出借甲骨、漢簡、拓片、圖書等文物。
展覽於日耳曼國家博物館結束後,續於2021年12月22日至2022年05月29日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 
2022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