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灣考古
臺灣考古
臺灣考古
臺灣考古
臺灣考古
臺灣考古
臺灣考古
臺灣考古
1  /  4

臺灣考古

 
臺灣有文字可稽的歷史始於17世紀, 迄今僅有四百餘年,但是在此之前,早已為沒有文字的原住族群所居住,所以臺灣有很長久的史前時代。考古學,主要以地下出土的材料為研究對象,在臺灣整體歷史的建構及其與周邊地區發展關係的研究上,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臺灣的考古學研究,始自1896年,至今已經超過一百年。本所於民國38年遷至臺灣, 將中原考古的人才及學術傳統帶到臺灣,使考古學在臺灣有了蓬勃的發展。 本所的考古學研究人員,以重建臺灣的歷史與文化為主要的研究旨趣,在臺灣各地調查及發掘考古遺址,並以科學的方法進行時空架構、族群關係、社會發展、生態適應,以及聚落型態與交易互動等多種課題的深入研究。近年來,為因應各種開發建設對考古遺址所造成的破壞,更肩負起考古資產的搶救、維護與教育推廣的任務。

一、台灣考古學史

二、台灣考古學文化架構

自1896年發現台灣第一個史前遺址—芝山岩遺址以來,考古學家在這片土地上陸續挖掘了2,000個以上的遺址,分佈範圍幾乎偏及台灣本島及澎湖群島、綠島、蘭嶼等附屬島嶼。垂直高度則從海平面附近數公尺的海岸平原起,到高達2,950公尺的山地,甚至比民族誌記載的最高原住民聚落還高。經過長期研究這些遺址,已經初步建立了台灣史前文化發展的大架構及其演變體系,並可說明部份史前文化與當代原住民族之間的關係。

目前仍有許多遺址無法歸屬到此架構中,主要的原因是考古學者尚未完全明瞭遺址的特色,或根本尚無法掌握是否有另一文化系統存在,這需要更多的努力與研究才能繼續將這張表格填得更為完滿。

三、聚落考古(曲冰遺址)

聚落型態是指人群的文化活動及其群體建築在一定區域內的分布方式。透過聚落型態的研究,如分析人類跡象的分布以及不同類型遺留的空間關係,乃至聚落與聚落、聚落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可以讓學者進一步探討考古學文化不同層次的社會面貌。
 
曲冰遺址是台灣高山地區首次發現大型的史前聚落,相當具有台灣山地型的區域特性,遺址內居屋群分布密集,且具有房屋、石棺、到石器作坊等不同性質的遺跡。透過這些遺跡、遺物及其空間分佈,不僅可以了解古代聚落的特性、型態與建築結構,同時也提供對於當時社會結構、經濟生活、古生態環境適應研究的資料,相當有助於古代文化史的研究。

四、歷史考古

歷史考古學主要針對已有文字紀錄的歷史時期的史蹟、遺址之人群活動進行考古學研究。有鑑於台灣歷史考古研究的重要性,1988年臧振華、劉益昌等人申請行政院國科會補助,進行「台灣早期漢人及平埔族聚落的考古學研究」計畫,最後選擇南部地區明鄭時期的古老聚落興隆莊,即清代鳳山縣左營舊城遺址進行漢人早期聚落遺址的發掘,並取得豐碩的成果。1995年以來,台灣考古界對於歷史時期遺址的重視,隨著台灣意識的抬頭而重現生機,包括億載金城遺址、淡水鎮福佑宮、大武崙砲台、嘉義古笨港遺址、陽明山地區魚路古道、台南麻豆水堀頭遺址等研究個案不斷展開。本所研究同仁持續和歷史與建築學者合作,推動台灣歷史考古學的研究.

整體而言,臺灣考古學的研究迄今有兩大研究取向。一是遺留有地上建築遺留的城址、港口與聚落遺址,研究的重心在於荷人在台轉運站、明清漢人移民社會的形成,由考古學田野資料解讀臺灣史的另一面向。二是沒有明顯地上結構物的史前晚期遺址或原住民舊社遺址研究,透過史前晚期至歷史時期的文化層變化,企圖釐清原住民的歷史變遷過程。

五、科際考古

科技考古─陶片切片分析
陶片切片分析是借用地質學中岩象分析的方法,利用偏光顯微鏡觀察陶片的內部組織與礦物成分,除了應用於陶片的描述與分類外,也藉此得到古陶製作技術及陶土原料來源的訊息。分析方法是將樣品磨製成厚度0.03毫米的薄片,再以偏光顯微鏡觀察其中砂級內含物的種類、大小、圓度、淘選度、排列方式,以及孔隙的形態等等。

以十三行遺址的出土陶片為例,除了該遺址主流陶片─紅褐色夾砂陶是以遺址附近的陶土製作之外,其餘夾火成岩屑、沉積岩屑、變質岩屑的陶片應是產自其他地區的外來陶片,考古學者據此瞭解史前十三行人與其他地區人群的互動交流關係。

生態考古
生態考古學是近年來考古學研究中較受重視的一領域;主要的目的是利用考古材料來探討史前人類和環境之間互動所表現的適應關係。藉由生態學的角度出發,研究者便可透過生物物理的環境去觀察人類的文化,以及強調人類和其環境之間關係的系統性。史前人類聚落對活動空間的選擇與利用,往往會受到某些比較突出因素的影響:諸如:地形、自然資源、水源等各種適合生物繁殖的條件。當聚落針對某一特別資源做考慮時,其活動空間的設立就以最方便擷取此資源的地點為優先考慮的因素。解析一個聚落遺址範圍的生態資訊便能得知當地文化所規劃的生計策略。

環境考古─花粉分析
花粉分析是研究過去植被、氣候和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於氣候與環境的變化會引起植物族群改變,因此根據地層中的花粉化石,可以追溯過去植群的演變歷史,並藉由各種植物所對應的生態條件,重建古氣候和古環境變遷。
 
以宜蘭地區為例,花粉化石資料顯示淇武蘭遺址的所在地自2700年前以來,歷經半鹹水河口灣─淡水性河口─沼澤濕地─草澤─河間地的環境演育,說明宜蘭古海岸線向東移動的歷史,而在1300年前左右,由於氣候條件好轉,加上平原區土地趨於穩定,史前淇武蘭人也開始在此地佔居與活動。

六、契約考古─考古學者的社會服務

從日據時代開始,臺灣考古學都是以學術研究為取向,但是1970年代以後,由於搶救考古觀念的引進,加上環境保護及文化資產保存風潮的興起,臺灣考古學者即不斷有機會接受公、私機構委託,執行各種契約性的考古工作,直接服務社會,包括: 1.政府文化資產機關委託執行考古遺址普查, 2. 為文化資產保存與規劃所做的調查或發掘,2. 環境影響評估所需求的考古調查,3. 為工程建設所進行的搶救發掘,4. 國家公園內有關史蹟的調查或發掘,5. 為觀光資訊或博物館籌建、展示等方面需求,所進行的考古調查或發掘,6. 為培訓政府文化資產業務人員或考古人才培訓所做的考古調查或發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