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之道 - 從漢簡看漢代識字教育
漢代的識字教育被稱為「小學」,進階教育則為「大學」。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說:正月、八月時,「命幼童入小學,學書篇章」,所謂的「篇章」,是指識字書《蒼頡》、《急就》。除此之外,學童也要學計數的九九術、計算時日干支的六甲等等。其中識字是最重要的課程,識字書歷兩漢,不斷增補修改,「小學」可以說是字書的統稱。
在居延、敦煌漢簡中有很多練習抄寫《蒼頡》、《急就》、九九、六甲的殘簡,也發現了一支頗為完整的毛筆,證明西漢中期至東漢明帝以前的邊塞士卒曾利用守邊的機會,接受初級的教育。
本展覽挑選居延出土,以隸書、草書、篆書練習書寫的《蒼頡》、《急就》、六甲干支和九九簡、牘和觚為主,另精選若干書跡優美的簡牘,以饗書法愛好者。
在居延、敦煌漢簡中有很多練習抄寫《蒼頡》、《急就》、九九、六甲的殘簡,也發現了一支頗為完整的毛筆,證明西漢中期至東漢明帝以前的邊塞士卒曾利用守邊的機會,接受初級的教育。
本展覽挑選居延出土,以隸書、草書、篆書練習書寫的《蒼頡》、《急就》、六甲干支和九九簡、牘和觚為主,另精選若干書跡優美的簡牘,以饗書法愛好者。
壹、字書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我國古代的字書,以《史籀》為最早,其次是《蒼頡》。漢代以後,小學興起,先後又有《凡將》、《急就》、《元尚》等等。在漢簡中發現的字書主要是《蒼頡》和《急就》。居延和敦煌都出土了抄寫《蒼頡》、《急就》的習字簡;英國國家圖書館也藏多達一千餘件的《蒼頡》削衣,這麼多抄寫字書的習字簡證明:《蒼頡》、《急就》是漢代邊塞士卒識字的重要教材。
一、《蒼頡》
二、《急就》
貳、毛筆與習字留痕
參、習字簡
肆、隸書
伍、草書
陸、篆書
柒、六甲干支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