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朝大慶:皇清盛典展
天朝大慶:皇清盛典展
1  /  1

天朝大慶:皇清盛典展

《周禮》有云:「以嘉禮親萬民」,帝制傳統的嘉禮,繫於天子者,有朝會、燕饗、冊命、經筵諸典;行於庶人者,則有鄉飲酒禮。在皇朝籌辦每年的各種節慶中,尤以新正朝會、冬至祀天與萬壽聖節最為隆重,號稱「皇帝三大節」。

清朝每逢慶典及年節令辰,或因應各種場合,會分別在不同地點舉辦筵宴。凡遇皇帝三大節日,在萬方朝賀之後,更設筵於太和殿,藉由欽賜大燕,皇帝與內外王公臣僚與藩屬使節進酒饗膳、同歡共樂。

太和殿正面十一開間、進深五間,相較歷朝宮殿,無疑是型制最為恢弘的單體宮殿建築。康熙八年(1669)太和殿與乾清宮同時重修告成,內外輝映,分別為「殿」與「宮」建築登峰造極之作,清聖祖在詔書裡特別強調,宮殿建築「壯麗之觀」,主要是彰顯御極天下的「出治之體」。

壯麗的太和殿不僅作為皇帝三大節舉行朝會與筵宴的場所,其他如皇后的冊立之典、文武殿試後的傳臚之禮,亦皆在此舉行。自古帝王必立后以資內助,不僅正位中宮,更可母儀天下。若皇帝年幼即位,則在迎娶后妃時當舉行「大婚」之禮。至於朝廷以科舉考試為國興賢舉能,希冀仕進的學子更欲透過三年的「大比」,終經殿試由皇帝欽定甲乙,並在太和殿上傳臚後,正式題名金榜。

本特展主要利用史語所庋藏內閣大庫檔案,分別以大燕、大節、大婚與大比為主題揀選相關檔案,呈現天朝大慶的禮制規範與實際運作。
大燕:玉殿行觴
清朝紫禁城中的太和殿是皇帝御極天下,展示其天朝權威最重要的場域。舉凡朝廷朝會、節日慶賀、皇帝登基、冊立皇后與進士傳臚等國家大典,莫不在此舉行。

依禮制,皇帝在三大節裡御臨太和殿,受萬方朝賀後,舉行筵宴。太和殿的筵席空間除了殿內,還包括整個殿前廣場。從太和殿到太和門之間的丹陛與丹墀,廣場面積達三萬平方公尺,恐怕是歷史上最大的筵宴空間。

大燕禮的座位依序為:王公、一二品大臣、外藩王公列坐殿內;檐下兩邊為都察院、理藩院;一二品世爵暨侍衛依序坐殿前的丹陛上;三品以下滿漢文武百官則齊集於丹墀下,外國使節則是敬陪末座。席位東西對稱,井井有條,可以想見當時眾臣環拱,朝向寶座上的天子舉觴稱慶的盛況。筵宴位次由上而下、由親而疏的安排,既展現皇朝政治尊卑的倫理位階,也反映出大清帝國放眼掌控的天下秩序。
大節:萬國來朝
清朝自順治八年(1651)起,朝廷定制「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禮,從此逢此三大節慶之日,皇帝昇殿受賀,諸王及大學士率百官進賀表,並於太和殿舉行大燕禮。在外直省的文武大小官員,同時亦應在其任官當地設香案,朝著皇權所在的京城方位,行三跪九叩禮,遙賀輸誠。在京諸王百官、在外各省將軍提鎮等官,以及朝鮮、安南、琉球國王俱派遣使節呈進「表」、「箋」表達賀忱,「表」用以進呈皇帝與皇太后,「箋」則進呈皇后,表箋文式樣概由內閣撰擬。至於地方巡撫則專具題本獻上祝賀之意。

依照規範,每年皇帝三大節皆應舉行朝賀之禮,並於太和殿設宴。不過衡諸歷史實情,主要是在元旦舉行朝賀,冬至節圜丘祀天禮翌日舉行朝賀的次數相對較少。朝廷往往因遇疹痘流行、天文異象種種原因,取消朝賀與相關的筵宴。總計有清歷年的三大節中,真正在太和殿舉行的筵宴實屬鳳毛麟角,至於萬壽聖節,則自乾隆十五年(1750)開始,大多僅於皇帝逢十的旬壽之年,方在元旦之日舉行太和殿筵宴。總計清代歷朝歷年的三大節中,在太和殿上舉行筵宴的次數僅有四十四次。
大婚:德合兩儀
天子舉行婚禮稱為「大婚」;若皇帝即位前已成婚,登基後則僅舉行冊立典禮,將原來的正室福晉冊立為皇后。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順治、康熙)與面臨世變的末葉(同治、光緒、宣統)的五位皇帝適皆以幼主纘承大統,迨成年後始行大婚之禮。而后、妃人選的決策過程,雖由幼主最後欽定,但更可能是在皇太后、太妃與輔佐大臣的角力與妥協下的結果。一般而言,皇帝在大婚後始行親政,標誌著皇帝從此正式南面天下、乾坤獨斷。
大比:登科及第
清代取士,雖晉用多方,但仍以科第出身為正途。學子如欲仕進,首先必須參加童試,取得府、州、縣學生員(俗稱秀才)的資格。生員(包括獲選入國子監讀書之監生、獲選充貢之貢生)科考名列前茅准予錄送者,得赴省城,參加三年一科之鄉試。中式乃稱舉人,可於次年進京向禮部投呈,報考會試。中式者為貢士,兩月後,由天子親策於廷,曰殿試,並欽定三甲名次;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

科舉為掄才大典,鄉試、會試各分三場,一日一場。首場試四書文三題及五言韻詩一首,次場試五經題各一,均以八股程式作答,末場試策論。各場試卷彌封,並請專人以硃筆謄錄。鄉試、會試與殿試後依例進呈題名錄,並刊刻闈墨、硃卷。

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為因應世局,遂罷科舉、興學校。采東、西各國教育之新制,變唐、宋以來選舉之成規。自唐(618-907)以來實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至此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