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山、多河流造成重重地理區域分割,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人們也分裂為許多大小族群。傳統中國對於本地又有豐富的歷史記載。這些因素,使得中國西南地區成為歷史與人類學研究的寶藏。
自1920年代起,史語所研究人員即在此從事研究,歷年來蒐集之西南民族文物 1100 餘件,文書 800 餘種,田野照片約 7000 張,以及錄音及錄影等資料。
本展覽以「認同」與「區分」為主題,分為三個單元﹕
人與地:環境區分與人類適應
人與人:社會認同與區分
人與天:生命與信仰
希望藉此呈現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自1920年代起,史語所研究人員即在此從事研究,歷年來蒐集之西南民族文物 1100 餘件,文書 800 餘種,田野照片約 7000 張,以及錄音及錄影等資料。
本展覽以「認同」與「區分」為主題,分為三個單元﹕
人與地:環境區分與人類適應
人與人:社會認同與區分
人與天:生命與信仰
希望藉此呈現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西南少數民族與史語所邊疆調查
古代中國西南各族群
沿著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縱谷地帶,至少在公元前二世紀(西漢初年)就有種類繁多的人群生活於此。漢代史家司馬遷總稱之為「西南夷」,並以生計、聚落與髮式將他們分為四類:一是以「滇」為代表的定居農業人群;二是以「雟、昆明」為代表的遊牧人群;三是以「冉駹」為代表的農牧混合經濟人群;四是聚落與生計型態接近漢人的「白馬」。
從公元前七世紀至前一世紀(約春秋至西漢中期),滇國在雲南滇池地區勢力強大。雲南晉寧石寨山滇王墓出土許多製作精美的銅鼓,上面鑄有各方族群向滇王進貢的場景。由銅鼓上的各方族群形象,可以看出西南地區各族群以髮式、服飾區分彼此有很久遠的傳統。
漢代以後,本地只在八至十三世紀時(約當唐、宋時期)曾出現土著邦君建立的南詔(738-902)與大理(937-1252)兩王國。除此之外,本地一直統於各地方豪酋。元代中國授官予這些地方豪酋並准予世襲,這便是土司制度之始。清代中國逐步廢土司,派官直接管理。然而許多地區在民國時期仍受地方土司、頭人統治,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都無力管轄。
漢代西南土著形象(摹自雲南晉寧石寨山銅鼓)
近代變遷﹕由西南夷成為西南少數民族
清中葉以來,英、法等西方強國將中南半島各地作為其殖民地,更進一步企圖將勢力延伸至中國西南地區。由於列強對中國及其四裔的威脅,當時的漢、滿知識分子在強調物競天擇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國族主義雙重影響下,產生強烈的國族認同與亡國滅種危機。於是在漢族的革命建國過程中,經過一番是否應納四裔於此國族之爭論後,終於建立一包含傳統漢人與其四裔人群的中華民族。
史語所早期的少數民族調查
史語所成立之後,主要工作之一便是進行中國少數民族調查,並著重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民國18年至民國35年,史語所研究者足跡遍及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等省邊遠地區,歷經15次調查,共記錄三十多種中國西南少數族群。當時西南地區各方軍閥、股匪橫行,漢人與土著之間嫌隙亦深,史語所研究人員深入邊區所冒之風險與艱辛可想而知。
沿著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縱谷地帶,至少在公元前二世紀(西漢初年)就有種類繁多的人群生活於此。漢代史家司馬遷總稱之為「西南夷」,並以生計、聚落與髮式將他們分為四類:一是以「滇」為代表的定居農業人群;二是以「雟、昆明」為代表的遊牧人群;三是以「冉駹」為代表的農牧混合經濟人群;四是聚落與生計型態接近漢人的「白馬」。
從公元前七世紀至前一世紀(約春秋至西漢中期),滇國在雲南滇池地區勢力強大。雲南晉寧石寨山滇王墓出土許多製作精美的銅鼓,上面鑄有各方族群向滇王進貢的場景。由銅鼓上的各方族群形象,可以看出西南地區各族群以髮式、服飾區分彼此有很久遠的傳統。
漢代以後,本地只在八至十三世紀時(約當唐、宋時期)曾出現土著邦君建立的南詔(738-902)與大理(937-1252)兩王國。除此之外,本地一直統於各地方豪酋。元代中國授官予這些地方豪酋並准予世襲,這便是土司制度之始。清代中國逐步廢土司,派官直接管理。然而許多地區在民國時期仍受地方土司、頭人統治,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都無力管轄。
漢代西南土著形象(摹自雲南晉寧石寨山銅鼓)
近代變遷﹕由西南夷成為西南少數民族
清中葉以來,英、法等西方強國將中南半島各地作為其殖民地,更進一步企圖將勢力延伸至中國西南地區。由於列強對中國及其四裔的威脅,當時的漢、滿知識分子在強調物競天擇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國族主義雙重影響下,產生強烈的國族認同與亡國滅種危機。於是在漢族的革命建國過程中,經過一番是否應納四裔於此國族之爭論後,終於建立一包含傳統漢人與其四裔人群的中華民族。
史語所早期的少數民族調查
史語所成立之後,主要工作之一便是進行中國少數民族調查,並著重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民國18年至民國35年,史語所研究者足跡遍及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等省邊遠地區,歷經15次調查,共記錄三十多種中國西南少數族群。當時西南地區各方軍閥、股匪橫行,漢人與土著之間嫌隙亦深,史語所研究人員深入邊區所冒之風險與艱辛可想而知。
人與地:環境區分與人類適應
人與人:社會認同與區分
社會認同與區分
無論以哪種生計手段利用自然資源,人們經常結為一個個的血緣或擬血緣群體。成員藉共同的血緣關係彼此認同,以此凝聚力量共同保護、壟斷一個成員共享的生態空間。這樣的認同群體,包括家庭、村寨、部落或部落聯盟,以及更大範圍同一「民族」的人群。
在如此的認同體系中,不僅本族群與他族群有分,本族群內部各次群體間也有區分,所謂族中有族。由於中國西南地區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態的多元化,過去經常出現一個僅十幾戶的村寨人群,也自稱一「族」。
在區分彼此時,人類常以身體特徵作為識別,如膚色、頭髮等。身體特徵也包括對身體的刻意改變,如紋身、穿鼻與拉大耳垂等等。但更普遍的是以「服飾」作為身體的延伸,由服飾來表達人與人之間、人群與人群之間的認同與區分。中國西南地區各地人群體質差異不大,因此人們常以共同的服飾來彼此認同,並藉以區分我群與他群。漢人也常以服飾來區別本地各「苗」、「蠻」族群。
經過1950年代的民族識別後,現今中國西南地區有31個少數民族已獲得官方承認。
無論以哪種生計手段利用自然資源,人們經常結為一個個的血緣或擬血緣群體。成員藉共同的血緣關係彼此認同,以此凝聚力量共同保護、壟斷一個成員共享的生態空間。這樣的認同群體,包括家庭、村寨、部落或部落聯盟,以及更大範圍同一「民族」的人群。
在如此的認同體系中,不僅本族群與他族群有分,本族群內部各次群體間也有區分,所謂族中有族。由於中國西南地區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態的多元化,過去經常出現一個僅十幾戶的村寨人群,也自稱一「族」。
在區分彼此時,人類常以身體特徵作為識別,如膚色、頭髮等。身體特徵也包括對身體的刻意改變,如紋身、穿鼻與拉大耳垂等等。但更普遍的是以「服飾」作為身體的延伸,由服飾來表達人與人之間、人群與人群之間的認同與區分。中國西南地區各地人群體質差異不大,因此人們常以共同的服飾來彼此認同,並藉以區分我群與他群。漢人也常以服飾來區別本地各「苗」、「蠻」族群。
經過1950年代的民族識別後,現今中國西南地區有31個少數民族已獲得官方承認。
人與天:生命與信仰
每一個人不只存在於現實社會,也存在於「時間」長流之中。個人生命有起始、終結,在有限生命中,人們又常遭遇許多病痛與難以預測的苦難,人類對於生命、歷史的信念,以及對宗教、鬼神的信仰,因而產生。透過各種「生命儀式」如:生育、成年、婚姻、喪葬,一個人過度或超越其各個生命階段,個人的社會角色隨之變化,與社會的關係也因而不斷調整。
其次,個人常想像群體社會的生命與歷史,藉以追求個人生命在其中的不朽。共同的起源歷史也強化家族或族群成員間的凝聚。因此各西南族群中,都流傳著種種有關人群起源的歷史與神話傳說。這些口傳或文字記載的家族譜系與歷史,成為凝聚家族的重要集體記憶;許多禮儀與信仰,其功能也在凝聚家族團結與誇耀家族勢力。
人們在歷史與神話中詮釋個體生命的意義,以超脫生死。人們也企圖駕御或祈求超自然力量,來解決現實的病痛與苦難,以及追求死後的安寧與不朽,於是產生各種巫術與宗教信仰。
其次,個人常想像群體社會的生命與歷史,藉以追求個人生命在其中的不朽。共同的起源歷史也強化家族或族群成員間的凝聚。因此各西南族群中,都流傳著種種有關人群起源的歷史與神話傳說。這些口傳或文字記載的家族譜系與歷史,成為凝聚家族的重要集體記憶;許多禮儀與信仰,其功能也在凝聚家族團結與誇耀家族勢力。
人們在歷史與神話中詮釋個體生命的意義,以超脫生死。人們也企圖駕御或祈求超自然力量,來解決現實的病痛與苦難,以及追求死後的安寧與不朽,於是產生各種巫術與宗教信仰。